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口粮田,只有严守耕地红线,加快集约使用和有效涵养,让更多耕地成为丰收的沃土,才能端好端稳自己的饭碗。长丰县罗塘乡在加强现有耕地保护的同时,多措并举,盘活闲置土地,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罗塘乡上拐村藕塘组,放眼望去一片12亩新整治出来的大块土地映入眼帘。谁能想到,这块绿意盎然的“希望田”,曾经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以前由于田地的水利灌溉设施不健全,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再加上农户的种植意愿不高,土地就成了荒地。”上拐村支委委员鲍慧敏说。
为了让荒地重新焕发生机,在罗塘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上拐村两委通过研究讨论,将藕塘组这块连片的撂荒地通过机械土地平整,为粮食作物种植提供基础设施条件,与农户签订三年无偿流转协议,由村集体统一种植,让“沉睡”荒地复发生机。“村里这片荒地占地面积不小,有12亩呢,荒废很可惜,村里现在都种上了黄豆,整整齐齐的,看着也比以前有生机。”藕塘组村民尹良平说道。
上拐村党支部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聚焦盘活“沉睡”资源,通过流转土地、撂荒地复垦等多措施,盘活村集体闲置土地资产,用于对外转租,实现“闲”变“宝”、“死钱”变“活钱”。今年以来,上拐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全面盘活闲置资源,下大力气抓重点、补弱项,推动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确保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0万元以上。(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