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13日,以“数字赋能文旅·科技促进消费”为主题的2023第十五届环球旅游论坛暨安徽特色旅游目的地推介大会在合肥滨湖区举行,来自长三角文旅行业的专家、从业者,围绕“数字+文旅”展开研讨,同时安徽特色旅游目的地推介评选也正式启动。长三角41座城市近150家重点旅行商和安徽重点市县文旅部门、重点文旅企业代表近500人出席会议。
十县区亮相安徽特色目的地推介大会
经历三年疫情,文旅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徽的旅游产业格局也有了相应的变化,很多地区推出了很多适应时代潮流和消费趋势的新产品,区域文旅市场竞争格局面临新一轮的调整和优化。
此次会议中,来自皖中的肥西县、舒城县、庐江县和桐城市等四地进行了文旅资源联合推介,来自皖南、皖中、皖北的歙县、石台县、金安区、包河区、灵璧县和临泉县,围绕“山美、水美、村美、戏美、味美”的旅游品牌,在大会上做了展演推介。
肥西、舒城、庐江、桐城集中展示文旅创意产品
会上,长三角一体化旅游联盟及沪苏浙皖四省分会负责人正式启动“2023长三角旅行商最青睐的安徽特色目的地推选”活动。最终入选地区将在各大主流媒体进行宣传,组织自媒体博主进行体验种草。同时,长三角地区50家主要旅行商将组织专业踩线考察,制定《目的地长三角市场提升服务方案》,设计旅游产品,并推荐进入各家旅行商的产品库。从宣传包装到落地,进行全方位的提升服务,力争取得市场实效。活动将持续5个月。
该联盟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这次推选活动,将助力安徽省旅游“引客入皖”行动计划,同时也是为长三角重点旅行商提供更加优质的安徽旅游产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通过市场推动文旅宣传推介取得真正实效。后期还将开展多轮推介和推选,最终为广大长三角消费者挑选出最青睐的安徽特色目的地。
行业大咖齐聚环球论坛畅论数字文旅
数字文旅是文旅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提升文旅企业运营效率,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发展动能,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会上,演讲嘉宾们就“数字+文旅”话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安徽省旅游协会秘书长邓修全表示,三年时间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业,旅游与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商业模式,旅游从业者亟待新的思路、新的探索、新的实践。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旅产业创意、生产、传播、消费、服务、管理全链条,已成为推动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安徽环球文旅集团总裁徐华玉认为,数字文旅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旅游发展的产业动能,文旅服务商们要连接供给和需求,为业态赋能,培育和扩大新消费市场,实现产品增值,驱动产品和业态创新,重构文旅产业格局。
参会者认真倾听论坛研讨
论坛现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建新、腾讯文旅首席架构师毛天伟、中国探险协会副主席刘照慧、杭州天迈网络总经理杨倩以及来自安徽途马科技、日光域露营、奇幻森林魔术、艾肯中国等专家和企业家分别就《文旅融合的“场景革命”》、《科技向善,助力文旅数实融合新发展》、《黄山文旅数字化发展探索》、《数文新时代,焕新目的地》等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了文旅与数字融合的发展路径。
安徽文旅数字化探索深入推进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近年来,我省依托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科创资源,围绕徽文化、茶文化、淮河文化、中药材文化等IP,不断深化数字+文旅新发展模式,在皖和省内高校也正在加强数字文旅相关领域的研究。在合肥,以文旅资源集聚的包河区为例,该区不断创新文旅展示、推介新方式,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景点游览、观赏全过程,让游客不再走马观花,深度融入文旅体验中。
合肥市包河区文旅局副局长李元新介绍,文旅在疫情三年后有明显的市场需求和模式转变,从以往的观光游到现在的沉浸式、体验式,游客对旅游中的内容有更高的需求,不光看风景,还要深入了解文化、风土人情。以往,旅游景点是静态、被动呈现这些,现在则是主动、多技术手段来为游客提供服务。这就涉及文旅产品升级的问题。合肥良好的科创底蕴,成为数字+文旅新模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包河辖区内文旅资源丰富,巢湖岸线、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塘西河、渡江战役纪念馆、创新馆、包公祠、罍街等等,都在不断创新文旅新体验、新消费,通过科技手段加持增加文旅附加值,让游客不仅看到,还要身临其境,与文旅场景中的人物、故事有互动、有交流,从而让旅游不再是走马观花的枯燥。
包河区近年来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把传统文旅产品与数字化创意等融合。此次论坛邀请了全国业内大咖现场研讨,也是为包河区数字+文旅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碰撞出新的火花。经过数字化创意等科技手段的加持,文旅产品附加值呈现出高增长。今年五一期间,合肥融创乐园的旅游收入超越了九华山、天柱山等传统名景区,人均消费达到1000~1500元,充分说明文旅产品带给游客附加体验的市场潜力。
此次大会,也是政府与文旅市场服务更加紧密结合的体现。“过去政府更多是监管,现在则要积极互动”,李元新认为,大会期间文旅企业提出的诉求和需求,政府将进行积极的沟通解答,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将汇总后进行梳理分类解决,目的是为文旅市场做好服务,促进新文旅业态的快速发展。
位于合柴1972的梵木艺术中心每天为市民带来潮流艺术体验
两天的大会上,长三角和全国部分地区的旅行服务商以会议为平台,很如交流对接。李元新说,合肥不是靠自然资源的城市,从传统旅游市场角度,合肥并没有太多亮点。但为什么近年来合肥的文旅收入却稳步增长,年接待游客量不断增长?这背后就是新文旅发展模式探索推进带来的变化。以包河区为例,该区有7个A级景区,2019年该区接待游客1992万人,相比以往年份增长明显。今年端午节期间,包河区接待游客76万人,单一个啤酒龙虾嘉年华就接待游客22万人,这都说明文旅附加值对游客消费体验的吸引力。此外,包河区还有十几个文化街区,吃、住、行、游、购、娱都有。在这些街区里,包河区不断创新科技元素加持,丰富文旅体验细节。而在夜经济方面,近期包河区还落地了两个潮流文化项目,让市民和游客在晚上9点以后有感受潮流艺术文化魅力的场景。
正是因为近年来的数字+文旅不断探索,让包河区的文旅发展受到了更多的欢迎。此前,包河区到武汉、上海、南京去推介文旅资源,现场吸引上万人,“我们自己也没想到”,李元新说,下一步包河区将深入探索更多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手段,开拓新市场,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品质文旅体验。(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通讯员 包育晓 刘超 实习生 刘子健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