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步丈量艾草田,劳动教育探发展——上海理工大学跨专业博士团走进涡阳县青疃镇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涡阳县青疃镇艾草飘香,村民们趁晴好天气抢收艾草。这个通过发展艾草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的艾草小镇,也迎来了一批跨专业博士生。他们是由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组建、李飞鹏副教授带领的A“艾”智农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团队近10名师生依托专业优势,立足当地特色资源,赴田间地头开展产业调研、劳动教育、科学实验课堂等实践活动,扎扎实实上好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与实践课,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实践教育中寻助农“良方”,打出学科交叉“组合拳”建设智慧化艾草小镇
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是健康和富民的大产业,艾草是宝贵的中药材,发展艾草制品既能就地取材,也能就近解决就业。上海理工大学A“艾”智农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当地艾草产业的创业典型李宗正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青疃镇10个自然村。
李宗正带领实践团成员走访村户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实践团发现道路两旁的闲置用地都种上了艾草,青疃镇党委书记张升讲解到,青疃镇正在大力实施农田整治规划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艾草产业,打造集艾草种植、艾草加工、艾草文旅康养为一体的艾草小镇,有效促进乡村产业增效、农户增产增收。“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美化了环境,还让乡间道路上艾草飘香,进一步增强了艾草文化氛围。”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张世杰赞赏道。随后,实践团成员们跟随农民一起种植艾草,在烈日下锄地、种苗、覆土,上海理工大学环建学院博士生韩金昌表示,这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我们将继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为青疃镇打造智慧化艾草小镇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与艾农合影
在科学实验中“埋”科技种子,点亮科创之光照亮留守学生奋力前进之路
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的文化核心阵地,学生思想启蒙、梦想起源的摇篮,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更多乡村学生埋下渴望学习求真知的种子,练就出造福社会的真本领会,走向更为广阔的田地,实践团在出发前便联系上青疃镇中心学校,为当地留守学生开展励志教育宣讲会和科学小实验,活动覆盖200余名师生和学生家长。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师生合影
“哥哥,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呀?”一名即将进入高中学习生活的小姑娘带着渴望的眼神问到。正值暑假期间,参与宣讲会的大部分为留守学生,他们正缺乏走出去、看世界、长见识的机会,实践团4名研究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充实的大学生活,希望青疃镇的学生们能够从优秀典型汲取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立下奋斗目标。在随后的“水果电池”科学实验中,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的小灯泡可以点亮表示高兴,青疃镇镇长赵良影表示,这样的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为他们“埋”下一颗科技的种子,希望未来可以和上海理工大学继续合作,开展一系列乡村支教活动,让更多乡村小朋友的梦想“发芽”。
学生在做“水果电池”实验
经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上海理工大学A“艾”智农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纷纷表示对于青疃镇的艾草产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深感中医药文化在树立文化自信中起的重要作用。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特色,借助学校平台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持续开展实践调研,在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发展,把科技“扎根”在绿水青山间,奏响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最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