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蒙城县退役军人事务机构组建完成以来,该县在实践中总结选送好入伍的、服务好在役的、安置好退役的“新三好模式”和“三访三送三网”双拥优抚经验,在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更加出彩绚丽篇章中展现蒙城担当。
高起点谋划双拥建设新蓝图
蒙城县各级党委政府把双拥作为一个品牌来打造、作为一项事业来推进、作为一种文化来培育。县委、县政府将双拥工作作为尊崇军人的政治引领,每年召开常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部署推进双拥工作。
每逢“八一”、春节,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部队一线,问兵暖、驱兵寒、解兵忧,为兵解决困难。县委书记、县长带队慰问驻蒙部队,在全县掀起群众性拥军活动热潮,为服务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实保障。
高视野擘画双拥文化新格局
文化引领拥军,双拥凝聚人心。蒙城县开展立体化文化拥军,形成县级层面以主题活动为主线,双拥成员单位层面以军地共建为抓手,镇(乡)村层面以关爱功臣为核心的文化拥军工作格局。
县委、县政府和县人武部开展“三好一最美”评选表彰活动,增强干部群众献身国防爱国拥军意识;持续开展英模宣讲团六进活动,邀请抗日战争老兵、抗美援朝老兵、最美退役军人等到学校开展国防教育宣传活动。
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文化馆开展近100场次双拥在基层、戏曲下乡活动。全县还投入近200万元打造双拥文化新平台,建设了双拥文化主题公园、拥军主题小吃一条街、双拥主题展馆、双拥大道、双拥文化长廊等,提升双拥文化硬支撑。
高标准开启军地共建新征程
近年来,蒙城爱国拥军的热潮风生水起,先后出台了《大学生新兵入伍激励政策》《蒙城县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措施>若干举措》等文件,全力做好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的住房、医疗、育才、安置“四个好”,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逐年提高标准。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悬挂光荣牌近3万户。全县100多家服务网点均设置军人、退役军人和残疾军人优先标识,全县300多辆公交车和5个旅游景点全部设置军人、退役军人和残疾军人免费标识。一项项重点工程、一件件暖心实事,是蒙城人民支持国防建设、助推实现伟大强军强国梦的实际行动。
高质量奏响拥军支前新号角
蒙城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资源优势,引领拥军支前工作开展,全县广大军民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先后出台了《蒙城县拥军支前应急应战响应机制》《蒙城县落实<深化“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批富有特色的双拥政策法规规定,努力打造新体制下顺畅、高效的拥军支前保障体系。
今年来,县各级党委、政府在专技部队工程建设、水电气供应和保障部队重大演训活动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聚焦官兵的“后院、后路、后代”问题,解决随军未就业家属安置和军人军属子女就学入托难题。为436名官兵送去立功受奖喜报和65.1万元荣誉金,并制作立功受奖光荣榜。
该县全年不定期举办退役军人、三属及其军属专场招聘会,共有109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3167余个,收到求职简历276份,185人达成就业意向。聚焦保障军人军属权益,该县在优抚保障、移交安置、就业创业等方面服务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难得举城作一庆,爱我人民爱我军”。如今,在蒙城这块鱼水情深的热土上,到处播撒着“军民一家亲、军民一家人”的红色基因,盛开着时时传承、代代弘扬的双拥之花。(葛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