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蚌埠
蚌埠“90”后对话“90后”:传承红色基因 永葆革命底色
来源:陈喆桐 王艳茹 2023-08-02 21:11:45 责编:纵强 喻寒松 王逸群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0501c5ff2adab2989fedd9ca61db1f.jpg

8月1日下午,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未来同窗队的4名青年学生党员来到蚌埠市军休二所军休干部抗美援朝老战士叶一先的家中,开展“90”后对话“90后”庆祝“八一”社会实践活动,聆听老战士讲述红色故事,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瞒亲报名,毅然从军

满头银发的叶老尽管90岁高龄,依旧目光炯炯、谈吐清晰,面带笑容地讲起了抗美援朝的往事:“1951年,我17岁,上初二,正好赶上空军预备学校来招募飞行员。我那时正是热血的年纪,想要去参军入伍,保家卫国,于是就自愿报名了。我那会儿是瞒着家里偷偷报的名,害怕父母不同意就走不掉喽,我到部队后给家里人写了信,父亲来寻我,我又跟随部队到了徐州,所以父亲没能逮到我。”谈起这段往事,叶老不禁露出孩童般调皮的神情。

抗美援朝,百日作战

在新兵训练营经历了3个月的集训考核后,叶老没有成为飞行员,却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兵。1951年,17岁的小兵叶一先跟随空军十一师先遣队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当被问及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斗故事时,叶老神情激动,对往事历历在目。“从9月15日至12月25日,一共入朝作战100天。当时我们的任务是修理被炸毁的机场,并维修通讯系统。那时朝鲜的城市、乡村都被炸平,路旁都是弹坑,废墟处处可见。为了躲避敌机的轰炸,我们晚上行军,白天躲进山洞里。历时3天抵达了温井里机场。有一次被敌机发现,遭遇了轰炸,我们的司机也不幸牺牲。”提及战争的残酷与同胞的牺牲,叶老神情哀伤、唏嘘不已。

拼搏勇进,五次战功

在叶老家中的玻璃橱柜里,有满满一橱柜的徽章、纪念章、立功证明以及各类文创获奖证书。提及这些,叶老低调地摆摆手说:“我这些都很平淡,有那么多的革命战士,我不值一写。”在青年党员的再三请求下,叶老分享了他五个三等功的故事。

1952年回到徐州,叶一先继续做通讯兵。在杨台子发报时突然停电,因缺少相关仪器,发电机的油无法加到油箱中,危急时刻他迅速做出决定,将软管插进油桶,用嘴直接吸油,吸出一口立刻放进发电机油箱,油充斥着整个鼻腔也毫不在意,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操作与调试,发电机接通发报机,电报成功发送出去。任务出色完成,他荣获了第一个三等功。1954年受恶劣天气影响,多日暴风雨引发的洪水使得地面通讯系统瘫痪,叶一先冒着狂风暴雨赶往现场抢修电路。

在天色昏暗和人力单薄的条件下,他忍受着密集的雨势,凭借过强的专业能力坚持不懈地加紧线路排查,直到电台正常使用为止。这一次雨中抢险,他荣获了第二个三等功。1957年,以叶一先为主的三人团队开始搞通讯研发。他勇于创新,研发成功了“自动发报机”联系器材,荣获了第三个三等功。告别峥嵘岁月,叶一先转场嘉兴,任连队政治处指导员,他潜心创作,编排的节目获战区一等奖,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荣获了第四个三等功。在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工作后,他创作的歌剧《霜天红叶》,从南京演出到上海,又从上海演出到北京,荣获了第五个三等功。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984eea9f0dad54a2f52c20527b40af7.jpg

在叶老的讲述中,大家聚精会神、如临其境,叶老寄语青年学生党员,要珍惜和平年代生活的来之不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学生们表示:“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我们应永远铭记,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作为一名党员,我们会牢记誓言,初心不变,发扬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葆革命底色,展现我们青年学子的风貌!”(陈喆桐 王艳茹)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fa1ab774df4458d1e21e35ba714dfd.jp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