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休宁县山斗乡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揽,聚焦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雁阵工程”,通过“头雁”领航、“雏雁”启航、“群雁”护航、“归雁”助航,着力锻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以“雁阵”动能激发乡村振兴效能。
选树引领标杆,聚力“头雁”领航。以村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对象,大力实施“头雁领航”工程,聚焦政治理论、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采取示范培训、体悟实训、参观交流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理论素养和为民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引导扶持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推动村级产业发展,有效发挥“领头雁”带民致富作用。创新活动载体,每月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党建+五微”、党建引领信用村等重点工作,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擂台比武”活动,“亮成绩”“比干劲”“话发展”。去年以来,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6次,举办“擂台比武”活动18次,村党组织书记创办合作社4个。
搭建成长平台,助力“雏雁”启航。聚焦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培养,构筑人才“蓄水池”,大力实施“雏雁”储备工程。择优将群众基础好、自身素质强的致富能手和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库,建立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村“两委”推荐,乡党委考察确定的“三荐一考”机制,选拔储备村级后备干部。建立“3+1”结对培养机制,实行包村领导“集中带学”、联村干部“定向带学”、村“两委”干部“实践带学”三级联动培养机制,构建多对一、全方位联系培养链条。注重实践锻炼,组织后备干部到乡级重点部门跟班学习、在村重要岗位锻炼,将后备干部安排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线历练,提高实战本领。建立年度考评制度,根据年度实绩考核结果动态调整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后备干部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换届以来,共吸纳村级后备干部12名,动态调整6名。
聚焦作用发挥,激励“群雁”护航。大力实施“红网连心·群雁筑巢”行动,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选聘75名无职党员下沉村组一线化身为党建民情联络员,在服务民生、矛盾纠纷化解等各方面充分发挥联系服务群众“前哨堡垒”作用,办理为民服务事项300余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0余起。实行在职党员承诺践诺制度,年初各村在职党员围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制定履职清单,定期向党员群众公布落实情况,接受群众监督,34名在职党员深入开展“三学三亮三比”争先锋活动,公开承诺事项120余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常态化开展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工作,激励在职党员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中争先锋、作表率。
系牢乡情纽带,引回“归雁”助航。建立完善“雁归”人才吸纳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充分发挥村级流动党员“候鸟驿站”作用,全面摸排在外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各类人才,建档立卡、跟踪联系,建立“雁归”人才信息库。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佳节加强联系,定期召开返乡人才恳谈会,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成功回引5名党员能人回乡创业,相继成立了黄山俊轩有限公司、金园山猕猴桃家庭农场等一批农业企业,带动全乡猕猴桃、茶叶、泉水鱼等产业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建立产业发展服务党建联盟,挖掘一批优秀党员、种植大户、乡贤人士为核心力量,组建服务小分队5支,建立党员能人帮带机制,开展猕猴桃、茶叶、菊花等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导100余次,充分发挥党员能人带富实效。(张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