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街道团州村:红色沃土盛开“文明之花”
来源: 万秋雨 2023-09-20 09:43:13 责编: 王霞

近年来,保定街道团洲村突出党建引领,充分用好红色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创新“平台”,用活“教材”,打响“品牌”,突出“温度”,积极探索推出“渡江第一船”精神讲解、“红帆船”宣讲志愿服务队等一批特色服务项目,积极开展贴近群众需求的文明实践活动,实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走出一条具有团洲特色的文明实践之路。

E:\稿子\九月\总结稿\0c6b81aed19bd0b4df956862f6ce70c.jpg0c6b81aed19bd0b4df956862f6ce70c

传承红色文化,搭建文明实践新“平台”。团洲村着眼打造红色文化特色,积极探索村级文明实践站阵地建设新路子。统筹整合村党群服务中心、“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农家书屋等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打造成集理论学习、互动体验、志愿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运动健身等内容,全新打造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形成辐射群众15分钟生活圈的文明实践核心阵地,有效实现了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的阵地就建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目标,成为全村群众知晓党的政策、增长科学知识、提升文明素质的家园。

a905e4f32e24e47d1177bc460d3c344

融合红色资源,打造文明实践活“教材”。团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推出红色文明实践主题路线,打造可感可及的文明实践研学精品。依托“渡江第一船”纪念馆、纪念碑红色资源,打造集爱国主义、红色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三位一体”的红色文明实践阵地。规划研学路线,以“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和“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为核心,链接周边企业和保定小洲生态农业基地,打造“一馆一碑+乡村特色实践基地”的参观研学路线。以沉浸式、交互式的理念融入红色文化传播,让厚重的红色历史“活起来”,切实把三山的红色文明实践建设得更加可感可及可体验。

249a55d9a7ebce05a29c89f07c21545

健全服务体系,打响红帆船志愿“品牌”。强化政治引领服务。依托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展厅和纪念馆等红色阵地,开展“童心向党”“红色研学”“红色故事”“红色课堂”等百余场次宣讲活动。强化基层宣讲服务。“红帆船”志愿服务队招募注册志愿者100余名,积极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做深“文明实践+”文章,实现品牌引领文明实践赋能增效。强化文化惠民服务。紧扣红色文化、革命先辈事迹等,组织开展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策划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接地气的等传统节日活动,引导群众在节日中增强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6c98c29bdd02ea16198fcbb8002081c

聚力成风化人,彰显凝心聚力新“温度”。团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坚持聚焦中心工作,积极对接群众需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创新“骨干+招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立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先进人物、能人贤人、“五老”人员等为骨干,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为主责主业,扎根本土的志愿服务队伍。文明有“形”,润心无声。团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广泛凝聚“好人”力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吴仕虎、沈萍、刘德芳、徐玉霞等一大批可亲、可学、可敬的榜样涌现,带动身边人奋进前行,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同时,促使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显成效,文明之花绽放长江南岸、莲花湖畔。

文明是美好,是温暖,更是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团洲村将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与运转,奋力将其打造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使文明实践赋能乡村振兴,让“红色基因”真正变成可持续的“发展基因”。(万秋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