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镇人大:“票决制”让基层人大更加服务群众零距离
来源: 冯丹 2023-09-26 20:10:54 责编: 聂梅

近年来,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人大结合民主实践和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一号议案”制度,以“票决制”为主线的全链条式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好人大“密切联系群众的代表机关”作用,引导和发动代表全景式深度参与,让实事项目与群众零距离、项目落地无缝隙有效衔接。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党委中心工作。乡镇的发展与突破离不开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民主法治建设,离不开全镇广大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的攻坚合力。只有坚持以民生实事为抓手,通过听民声、集民智、维民利、解民忧,以“票决制”补齐民生短板、促成一批实事落实的华丽转向和蝶变,才能让人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坚持党的领导不是空洞的、抽象的,必须具体的、现实地落实和体现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委有决策部署,人大必落实跟进。善于从党委重点部署中找关键词、关联词,紧扣双招双引、乡村振兴、为民办实事等,把决策部署转化为人大行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实现党委意图和人民意愿同频共振。

聚焦全过程,落实美好期盼之“民愿”。运用“调研+论证”,提高民主实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具体现实地体现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人大工作有遵循、推动有抓手、评判有标准,镇人大筹委会按照“构建科学合理、适度超前、链条完整”的目标定位,要求代表团带着问题入村入企进行广泛调研,通过蹲点式、体验式、解剖麻雀式调研,深入基层一线找思路、找答案、找落点。各代表团内部进行充分讨论并研究确定当年百姓反映强烈的急办事项,征求多数百姓意见,以“小民生”赢得百姓的“大民心”,为推动基层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奠定了理论基础。

聚力新实践,提升制度体系之“质效”。注重“继承+创新”,强化民主实事项目建设的“连续性”。“一号议案”是一项贯穿本届人大工作的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跨度时间长,提请议案必须有“大方向”。镇人大筹委会坚持边探索边完善、边总结边提升,增强项目实施的整体性、协同性、联动性,专题召开动员部署会,确定时间表、项目施工图、责任链。主席团全体成员要共谋出力、统一方向,同步健全党委领导、人大实施、代表和公众参与的三维体系,号召镇域各级人大代表们积极响应,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集成联动的工作格局。

聚集全要素,彰显担当履职之“有为”。打造“亮点+品牌”,提升民主实事项目建设的“实效性”。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一号议案 ”项目票选落定后,镇人大立即成立“一号议案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通过电话联系、实地调研、会议调度等方式,对票决确定的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扎实推进项目实施,掌握项目实施进度。镇人大根据人大代表“三问一评”监督模式,即“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底问结果、次年乡镇人代会上围绕落实情况进行测评”,不定期组织代表以集中视察、调查研究、座谈会、走访和听取部门、村(社区)工作汇报等形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实行全过程、常态化督办,全程参与、深度介入,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东联镇人大自2022年启动“一号议案”制度以来,6个代表团共推选了12个项目,经镇人大会审议和票决,先后选出并实施了4件群众呼声强烈的项目,去年的2件议案项目已办结,今年的2件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项目的实施,有效推动解决了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从“一人撑船”到“万人划桨”的新高地,进一步丰富了基层人大工作内涵,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热情,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生动谱写了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东联篇章。(冯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