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韵匠心,通过匾牌和书法的结合,人们不仅能欣赏到艺术的美感,也能感受到文化的智慧和历史的积淀。由合肥市政协书画院主办,合肥市文联指导,亚明艺术馆承办,安徽文达书画院、安徽久易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文韵匠心——袁文长书法、袁孝磊匾刻展”于10月18日到24日在亚明艺术馆展出。
“书写是读书人必须的动作,而书法却是人文精神的境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合肥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肥西县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袁文长说。
袁孝磊,德艺古建董事长。自幼爱好木刻,参与并主持过多处古街、古寺、古亭建造。特别是参与袁崇焕纪念馆的修建,使他与匾牌结下了终身之缘。他收藏了一部分老匾,包括李鸿章、曾国藩、王文治和于右任等名家的匾牌,式样不同,书风各异。
匾牌和书法一样,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匾牌和书法的结合,使之文化价值得以互相补充和提升,也共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魅力。”袁文长介绍说,匾牌是书法艺术在建筑和工艺美术、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匾牌上的字体、笔画的运用,直接体现了书法家的艺术造诣。书法家通过制作匾牌,把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融入到建筑和装饰品中。这样的结合,使得匾牌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具备了艺术魅力。
此次“文韵匠心——袁文长书法、袁孝磊匾刻展”共展出书法、匾牌作品170多件,作品涵盖楷行隶草篆五种字体,雕刻也包含了阴刻、阳刻和阴阳结合等技法。“今年上半年到现在,我集中精力创作适合制匾的作品。为了选配色泽,我今年去了苏州、扬州、杭州和贵阳,所到之处,专门寻古建而去,细揣匾牌之风。”袁文长说。
袁孝磊介绍说,为了钻研匾牌工艺和书法艺术,他专门前往西安碑林潜心研学数月。而此次展览的筹备,更是长达八个多月时间。为了两扇屏风,他专程去外地采购金丝楠木。最后冲刺时,更是动员家人一起上阵。
10月22日上午,在此次书法、匾刻展举行的座谈会上,原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桂雍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次展览将书法艺术和匾刻相结合的形式,不仅是安徽首次,在国内也是第一次。”桂雍认为,展览作品“写得很丰富,刻得很精彩”。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创新、创造。”安徽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史培刚表示,袁文长的书法和袁孝磊的刻匾,将书法艺术和民间工艺美术完美结合,传播中国书法,展示工艺美术的永久魅力,对于唤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时代意义。“展览也体现了我们书法人和工艺美术工匠的非常鲜明的文化自信。”史培刚说。(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武鹏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