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岁的杨振业,是砀山县良梨镇礼河集村党总支书记兼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作为一名兵支书,他任职以来,一直在做好拥军服务保障、推进乡村振兴、服务父老乡亲、带动退役军人就业上笃行不怠,奋勇前行。
注重阵地建设,夯实“拥军”服务基础
杨振业主动对标退役军人服务站“五有”“全覆盖”建设要求和全国村(社区)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创建标准,不断夯实服务机构、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基础建设,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综合服务面积超60㎡,为村退役军人服务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的同时,专门配备微机操作员,实现人员配置优化,更好地为全村退役军人服务;先后投资1.5万余元升级了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让政治文化元素、军事文化元素、拥军文化元素更加充实,综合服务保障质量明显提升,村退役服务站创建高标准通过上级验收。
2023年又投资3万余元打造了集业务办理、权益维护、政策咨询、畅享拥军政策等为主体的退役军人综合服务窗口,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多元素“一站式”综合服务,将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得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温馨,打通了拥军服务的“最后一米”,成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退役军人之家。
探索拥军新路,营造“拥军”浓厚氛围
2008年12月,退役返乡的杨振业,望着家乡贫瘠的模样,就立志于要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为家乡人民提供一个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经过考察谋划,2011年凭借军人勇于拼搏的闯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成立了振业工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生产竹纤维板,从最初的年亏损近20万元到如今的年销售额达200余万元,一跃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创业典型。
“做企业不能光想赚钱,更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他常说的一句话。2023年年初,看到砀山县双拥办发出的关于征集社会化拥军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户和社会组织的公告后,他主动要求将自家的企业加入社会化拥军联盟,成为砀山县首批拥军企业。企业推出退役军人“三优先”的选聘政策——优先选聘退役军人、优先提供培训、优先调整薪酬福利;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提供9折购物优惠;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和困难关爱帮扶和其他拥军活动,为军属、退役军人和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80余名。为扩大社会化拥军“朋友圈”、优待面,他积极开展“社会化拥军联盟”宣传活动,在礼河集村临近镇主要街道吸纳22家拥军企业、门店等社会力量加入了社会化拥军联盟,涵盖餐饮、百货、母婴、理发、通信、婚庆等10余个行业,可为现役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三优”服务,即优先、优质、优惠,最低可享9折,最高可享5折优惠,部分门店对“三属”、抗美援朝老兵提供免费服务,成为拥军举措多、拥军政策实、拥军氛围浓的“拥军村”。
他用实际行动,架起连接党心、军心、民心的桥梁,让社会化拥军“朋友圈”不断扩大,优待“含金量”不断提升,切实增强了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拥军”服务保障
作为兵支书的他,按照主动联系服务对象、主动宣传相关政策、主动伸出关爱帮扶之手的工作原则,深入了解服务对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困难,倾听其意见建议,精准掌握服务对象诉求,高效开展帮扶援助工作。
2022年7月,礼河集村的退役军人崔龙光、崔龙双等人的果园积水严重,果树严重受损,果农生产生活无法开展,百年老梨树面临灭顶之灾,作为村书记兼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的杨振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冒着大雨察看灾情了解情况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带领村两委成员第一时间投身防汛一线,动用机械不分昼夜,采取强排水措施,指挥开挖沟渠6000余米,并铺设了疏水管道,保住临近30多家果农果园,使200余亩的果园免于受损,极大地挽回了群众的损失,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工作以来,他帮扶援助困难退役军人家庭36户,办理了退役军人医疗救助16人,申请了退役军人困难生活补助20人,积极引导推荐16名退役军人参加自己的企业招聘,解决涉军诉求26件。2023年“八一”建军节期间,作为拥军企业代表,他率先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8户,并发动其他拥军联盟成员走访慰问37户困难退役军人,让困难帮扶救助成为拥军企业、门店、民宿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他用扎实的工作举措不断增强了关爱帮扶的力量和实效,使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一朝入伍,军魂入骨。杨振业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退役不褪色,心怀赤子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一名退役军人的新形象。(王飞 张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