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山街道官山社区:“一米阳光”优化社区治理 多元共治打通服务基底
来源: 范黎花 2023-11-02 09:50:15 责编: 余红霞

随着社区治理工作不断推进,如何体现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老旧小区组织活动缺场地现实问题怎么破解?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积极性怎样激发?近些年来,中共芜湖市镜湖区官山社区委员会通过聚焦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开展“一米阳光·融共享”项目建设,将其作为社区治理的突破口,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牵引,推进现代社区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图为“一米阳光”志愿者在共享书屋学习

红色议事厅,激活发展内生动力。屋顶漏水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外墙墙皮脱落的隐患得以消除;蜘蛛网一般的管线全部入槽……建成超过30年的金鼎花园商住两用小区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小区环境脏乱、活动设施缺乏、商住双方矛盾深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为了让老旧小区治理有人干、干得好,全力破解老旧小区业委会、物业缺失等难题,官山社区党委加强人选把关、规范筹建程序,同时推进“一小区一党支部”组建,辖区11个小区全部建立党组织,实现全覆盖。推行红色议事厅三方会谈制度,驻社区领导、社区党委、物业、业委会每月1-2次参加三方协同会议,优化社区治理服务,推动实现小区阳光治理。

惠民资源下沉小区,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小区有食堂,方便又实惠。”离午餐供应时间还有不到半小时,赭山街道官山社区共享食堂已有居民陆续到来,趁着等候时间闲叙家常。

社区是群众生活居住的空间,也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如今,共享食堂、共享书吧、共享花园等都是“一米阳光·融共享”的标配场景之一,场地空间是老旧小区开展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推进“一米阳光·融共享”建设中,官山社区党委积极利用存量资源,改造社区“老旧闲”空间,将其打造为共享食堂,食堂配备了饮水机、冰箱、保温柜、微波炉等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这个助餐点项目,是社区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目前已为社区1000余名老人提供助餐、就餐服务。

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凝聚双联双应合力。“我自学国画已经20多年,社区提供场地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到了节假日,我还会在这里开办公益班,教有兴趣的邻居一起画。”在社区老年学校,76岁的洪老师是学校的常客。

  “一米阳光·融共享”建设在解决居民实际问题过程中,以党群服务中心服务矩阵为依托,按照“年度有计划、月月有安排”要求,常态化开展“党群连心·我为群众办实事”“铸魂行动”等活动。充分发挥共建单位、双联系单位、非公党支部、社会组织在志愿服务、协商议事、平安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深化“枝叶总‘官’情”品牌创建,以“群众点单、政府派单、社会组织接单”方式,参与为老服务、儿童关爱、社会救助、社区治理等多方面的微项目。今年已举办社区文艺汇演3场,免费义诊20场,红色观影1场,集中党课1场,防灾减灾、反诈宣传、红色教育10余场,让广大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暖心服务,形成社区与居民有效互动的良性循环。(范黎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