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转化为医保惠民实效,萧县医保局联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优化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大力推广十六项医保服务便民措施,简化手续、精简材料、压缩时限、创新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医保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深入民众基层,实地调查走访,梳理城乡居民医保心声“三个期盼”。聚焦城乡居民医保筹资“难”现状、政策知晓率低现状、医保用药“品种少、用药贵”现状,依托“安徽惠民保”开放参保通道,多措并举紧密衔接医保政策做实事真惠民。
政府指导紧密衔接基本医保,解决筹资“难”现状
目前,我县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工作进入新阶段,为营造良好的参保氛围,政府部门联合医保局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广大基层干部进村入户讲解政策、指导缴费,做到“家家敲门、户户见面”,确保参保工作不漏缴。在筹资标准方面,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医药技术进步、医疗费用增长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等因素,按照全国人大审查通过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40元,并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有关要求,明确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1020元,其中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40元,个人缴费标准每人每年380元。同时要求统筹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资金安排和使用,确保大病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简而言之,居民缴纳380元,政府补贴640元,居民可享受医保资金1020元。作为政府指导的安徽省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安徽惠民保”结合省情,从“社会性、全面性、衔接性、持续性、创新性”五个方面出发,高度衔接2024年度安徽省基本医保政策,两者待遇享受期同步为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有效避免“基本医保与补充医保保障断层,影响医疗费用报销”的情况发生,真正做到普惠大众,温暖“皖”家。聚焦城乡居民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和医保所需,通过“安徽惠民保”充分发挥医保民生保障作用,进一步推动医保部门把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深化宣传引导,优化办理方式,扎实办好医保民生实事,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保、应保尽保,解决筹资“难”现状。
9家保司联合承保加大宣传力度,解决政策知晓率低现状
在推出“安徽惠民保”之前,安徽已有多家保险公司自主推出多款惠民保产品。为了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统一保障标准,将“优质资源惠及全省百姓”,让“人人享有健康保障”,“安徽惠民保”在政府指导下扩大宣传力度,遴选了九家品牌实力强,服务保障好的保险公司,联合承保推出全省统一的惠民保产品,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得、覆盖广泛、安心可靠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坚持不懈地抓好医保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执行能力强、有爱民情怀、有责任担当的专业人才队伍,扩大宣传力度,解决城乡医保政策知晓率低现状,关键所在。
全民普惠保障平等无差别,解决医保用药“品种少、用药贵”现状
聚焦深化医改2023年下半年,如何持续扭转药价虚高乱象,如何以医药服务价格改革为突破口,让老百姓享受更具性价比的医药服务?9批国家药品集采“团购”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多款独家品种的抗癌药、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医保,加上报销后累计为患者减负超5000亿元……近年来,医保改革交出了一份不俗的“成绩单”。破解群众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是医保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医保目录年年上“新”,不少曾经的天价药变成了亲民价,罕见病等群体的用药短板也正在逐步补齐。越来越多罕见病人用得上药、看得起病;众多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的用药负担也大幅度减轻,解决医保用药“品种少、用药贵”现状。
“安徽惠民保”始终着力于将普惠落在实处,萧县医保局在最大化保留各地惠民保优势的基础上,汲取经验,切实为全县人民群众健康谋福祉,做出以下优化举措:其一,打破常规商业险对于既往症的限制,不设置常见病、多发病免责条款,不论健康状况如何,均可享受“收费标准一致、赔付比例一致”;其二,除常规住院医疗费用保障外,增加慢性病门诊和特殊疾病门诊责任,纳入报销范围,保障覆盖范围更广;其三,支持职工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为自己及家庭直系亲属参保,无需额外掏钱。我们以“坚持有效衔接、坚持利民惠民”为基本原则,让保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扩大商业补充保险覆盖面,提升商业补充保险服务水平,助力织密筑牢社会民生保障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任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