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电力有保障 茶油飘香添富路
来源: 叶文权 胡科伟 2023-12-11 16:41:32 责编: 王霞

“今天多亏了你们,榨油机安装好能正常使用了,谢谢你们!”近日,在祁门县渚口乡凌洋油茶专业合作社内人头攒动,电动榨油设备正在高速运转,诱人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看到黄亮亮的山茶油从设备里流出,村民汪勇翔高兴地对着前来检查用电设备的国网祁门县供电公司员工说道。

C:\Users\lenovo\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k4bby2zgp6di21\FileStorage\Temp\a76f23175c846805b422a7fa0dcb9ca.jpg

当天,在加工厂里,祁门县供电公司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正与工人师傅们交流,了解茶油生产情况和用电需要,帮助工厂监测电压质量,对加工厂的用电线路、刀闸、接头逐一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向工人师傅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将印制安全用电宣传资料发放到用户手中,指导他们安全科学用电,确保茶油加工生产用电无忧。

据了解,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有“油中珍品”和“液体黄金”之美誉。近年来,祁门县油茶产量不断增加,产业效益也在稳步提升。然而,油茶产业发展的背后也有“成长的烦恼”,早在2020年之前,尤其是在祁门县原水电供区内,随着油茶产业步入快速成长期,榨油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增加,电商也应运而生。每到山茶果(俗称“山茶籽”)采摘、榨油的繁忙季节,大功率榨油机设备的集中使用导致用电高峰期经常出现“卡脖子”和配电变压器跳闸等问题。

产业富民,电力护航。2020年以来,祁门县供电公司借助原水电供区电网改造契机,积极向上级争资立项,三年内共投入资金3.2亿元,项目总数200个,包括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2座,建改35千伏线路33.5千米,累计建改10千伏线路392.2千米,累计建改配变数234个。

在推进原水电供区电网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同时,祁门县供电公司还对涉及油茶产业的低电压台区、超容公变和线路进行科学筹划,分步实施配网建设和台区改造,大大提高了油茶产区的配网供电能力,为全县油茶产业飞出大山走向世界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网改造后,电力足了。2021年夏天,汪勇翔就第一时间为自家茶油加工厂增购了烘干机、剥壳机、榨油机和过滤机等电气化设备,不仅提升了油品的质量,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加工车间里,工人师傅们将清理干净的山茶籽倒入热锅里翻炒,后又用高温设备蒸熟压制成泥,再通过机器将山茶籽泥做成生饼,通过挤压机进行挤压,黄亮亮的油便一滴滴地滴进油槽流进油桶里。经过这几道工序,香喷喷的山茶油就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经初步测算,之前做破壳脱壳、筛籽炒籽、手工榨油等工作,要雇佣20个人,电气化改造后我只需要5个人了,每年能年节约人工成本大概20万元。”汪勇翔说,“现在烘干、脱壳、压榨、提炼一套流程下来全自动化,解决了手动处理温度、湿度不好控制的问题,100斤茶籽出油量从15-20斤提升到了近30斤,且还是提高了茶油的品质。”

眼下正是山茶籽榨油的季节,厂里今年榨油才半月不到,已经榨了3万多斤的山茶籽。随着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汪勇翔的厂子每年收购的山茶籽已达到10万斤,年产山茶油1万斤左右。

C:\Users\lenovo\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k4bby2zgp6di21\FileStorage\Temp\14d96f51184359dde65166e5b325b43.jpg

“油茶要通过深加工榨出品质好、纯度高的茶油,对加工工艺的要求就更为复杂,对电的依赖度也就特别高。这两年,一方面电力供应越来越优质,另一方面油茶产业通电几乎都是零成本,我们对规模化发展油茶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充满了信心!”汪勇翔说道。

初冬时节,一座座弥漫着茶油香味的加工车间,成为皖南祁门大山深处一道美丽的风景。为更好地服务当地油茶产业发展,该公司采取“主动、超前、上门”的服务形式,实施台区经理制,利用“网格化”服务优势,主动上门了解客户用电需求,对辖区内油茶种植基地和加工厂的用电线路和设备定期进行“安全体检”,及时高效地解决用户用电“急难愁盼”问题,为茶油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持。

在电力加持下,祁门县油茶产业实现了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祁门县油茶种植(经营)面积已达6.19万亩,年产干籽量3850吨,年产值达7716万元。其中涉及祁门原水电供区6个乡镇的各类油茶加工企业、合作社及作坊也已达13家,2022年加工茶油170余吨,年产值达2250万元。(叶文权 胡科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