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从部队退伍进入霍邱县公路管理中心以来,一直扎根基层,一干就是30年,默默无闻用青春绚丽的光彩守护着一条条他深爱的道路,他就是现任霍邱县冯井镇道路班班长黄先文。
黄先文,男,安徽霍邱县人,1967年3月生,1987年11月参军入伍,198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12月退伍。
退伍不褪色,党旗永放心中
1989年6月19日,这一天是黄先文同志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由于在部队的出色表现,所在连党支部决定在这一天接受他为中共党员,据他自己说,这是党组织对自己的肯定,当天他激动的到深夜也没有入睡。退伍参加工作后,黄先文同志时刻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党史学习,始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党的先进理论指导自己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彰显责任使命,作最美的青春奉献者
1992年,年轻的黄先文走上了公路养护的岗位,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就与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始终不忘部队教会他的坚定意志、勇往直前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甘于奉献的担当,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也一直按照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走上工作岗位后,黄先文就一直以班为家、以路为业,从未变过,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不争名利、不计得失,三十年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自己的青春贡献在公路养护的岗位上。
身先士卒,冲锋在养路护路的第一线
作为养护道班班长,守护一方道路的完整、整洁、畅通责无旁贷。公路养护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没有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优越的工作条件,有的是在风雨中奋战,有的是在冰雪中抗争,但是黄先文带领他的班组,不怕苦不怕累,并以此为乐,因为他们心中热爱这份事业,这份事业关系着道路的安全畅通,关系着千千万万在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安全,是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他们觉得光荣而又高尚。
2008年,全县冰雪灾情严重,冯井道班管辖的道路全部被冰雪覆盖,厚度达到20公分以上,为了尽快恢复道路通行,黄先文带领道班人员,日夜奋战在风雪中,连续上路20多天,饿了就在路边吃,融雪去冰,疏导交通,为全县抗雪救灾打通了生命线。
2020年7月24日中午时分,在G105国道K1021+800米处一辆运输砂石车辆侧翻,车上的大量砂石洒落一地,造成了交通中断,大量车辆被堵在路上。接到工作指令后,黄先文立即带领人员前往处置,当时正值高温时期,他们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把铁锹当战枪,一锹一锹的铲出一条应急车道,先让被堵车辆缓慢通行,看着被汗水浸湿的脸颊和衣服,过路的司机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经过三个多个小时的清理,最终将路面的砂石清理干净,恢复道路的原状。
从老班长到新班长,一直舍小家顾大家
黄先文在部队作为一名班长,关心关爱战士,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道班班长,延续了在部队当班长的风格,处处关心职工,体贴入微。哪个职工家中有困难,他主动去关心帮助哪个,平时在工作之余,他与同事之间交流的最多的就是“你上次的问题可解决了”“我来帮你”“家里怎么样,有啥困难尽管说”。就是这样的一句句关怀,凝聚着团队的心,迸发出奋战的精神气,把道班建设成职工共同的家园,走进冯井道班看到的是整齐干净的职工宿舍,绿树成荫,处处流溢着温馨和睦的芳香。
工作的几十年,在被问到还有什么事最为遗憾,黄先文总是成思良久,说对不起家庭。风雨几十载,他把自己交给了公路,他把青春放在了岗位上,却把内疚留给了家人。公路养护季节性强,有时连续几个月没有节假日。工作一忙,他就把家丢在一边,不问家事,少有时间回家。黄先文的父母年迈,且妻子常年患有精神分裂症,黄先文家在孟集,工作单位在冯井道班,单位与家相隔80多公里,为了公路事业,他只能委托自己的侄女代为照顾家人,有时候父母妻儿住院也没有榻前端汤倒水,扶身嘘寒问暖的空闲。谈及此,这位曾经铁骨铮铮的军人眼中,也抵挡不住眼泪的浸湿。
黄先文同志,在军队他是佼佼者,在道班他是“领头羊”,不管身在何处、居何职务,他总是以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听党话,政治立场坚定,在工作上追求高标准高质量,充分展现了一名退伍军人的高尚品质。1990年1月,因表现出色,被部队授予三等功,2010年、2011年连续被六安市公路管理局评为全市公路系统先进工作者,2011年以来多次被霍邱县公路局评为先进工作者。(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