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祁门县供电公司运维人员运用无人机对祁门县10千伏乔山177线进行线路例行巡视,确保输配电线设备情况良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据了解,这是该公司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提升电网运行质效工作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祁门县供电公司通过聚焦“数字赋能、提质增效”工作主线,积极探索、改变传统电网设备运维模式,并通过在电网调度智能化分析决断、智能化设备运维收集数据、电网数字化设备安装监测等方面下大功夫、下足力气,有效确保公司数字化建设工作在基层落实落地。
数据化平台 提升配电数据校核水平
“通过优化数据排查模式,可以第一时间抓取数据中存在连续或累计遗漏采集达到10次以上的配变信息。”12月27日,祁门县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调度员郑静指着配网图模系统说道。
自2023年4月份实现配电变压器运行实时校核以来,该公司调控中心累计发布配电变压器治理通知4178余条,涉及配电变压器1030台次,实现了配电变压器异常和缺陷的当日发现、当日处理,配网供电可靠率提升了0.06%。
据悉,以往的配电变压器异常电压监测,运维人员需通过PMS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手段同步查询配变运行电压,并与现场实测值做比对,逐台区开展分析,此类做法不但耗时耗力,而且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该公司大胆尝试,打破传统工作模式,积极适应数字化发展变革,以配网图模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配电变压器运行大数据为基础,引入报表中心和RPA数字员工,将县域所辖配电变压器电压通过线上有效载入、筛选阈值低于标准值运动配变,以报表形式导出,指导一线运维人员及时现场核查处置,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无人机应用 提升电网巡检效率
2023年12月25日,祁门县供电公司电网运维人员来到祁门县新城区110千伏先锋变电站外,使用无人机对变电站进出线开展日常巡视,他们只需在变电站门口操作无人机飞抵铁塔上方,无人机就会按照既定航线对铁塔和线路进行全方位拍摄。
据了解,祁门县大部分输配电线路跨越山区、林地,运维难度大。早期,巡视输配电线路主要是人工巡检的方式,是用望远镜查找缺陷甚至攀登铁塔逐个检查,一天只能巡视2-3基铁塔,巡视效率较低。随着福州地区输电线路规模逐年增加,线路运维压力激增,为提升巡检效率,从2022年起,该公司开始探索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目前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已在祁门县输配电线路巡视中成为常态。
从巡视效率来看,无人机在精细化巡检、树障扫描、通道巡视、红外测温等方面能大幅提高巡视质量,减少人员巡视频率。相比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效率可提升6-10倍。2023年,该公司实现输电线路杆塔无人机巡检到位率100%,配电线路巡检6000多基,线路长度达1.5万公里。
可视化设备 在线掌握线路运行状况
2023年12月21日10时55分,该公司运维人员通过监控装置发现韩村至先锋110千伏线路37-38号杆的附近有村民在砍树,存在线路安全隐患,随即联系该线路运维班组前去处置,有效避免了线路跳闸风险。
据悉,在祁门县供电公司运维可视化装置运维系统界面里,监控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平台实时了解输配电线路运行状况。2023年以来,该公司不断强化电网智能化建设,全年安装输电线路可视化装置18台,覆盖35kV线路10条,在线检测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为防范线下砍树、施工等外力破坏,以及山火、树障等给输电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该公司大力推进输电线路可视化装置安装和应用。输电线路上安装图像视频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通道环境、在线测温等情况。输电线路可视化装置的安装,达到了输电运维人员的“千里眼”的作用,使得输电运维人员远在几十公里外也能实时了解输配电线路运行工况,第一时间识别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胡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