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表扬2023年度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百名优秀主任(站长)”的通报》,阜阳市颍州区颍西街道城郊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巫金光荣上榜,是该市唯一一位入选者。
今年48岁的巫金自身就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1994年至1997年服役,现任颍州区颍西街道城郊社区党总支书记、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始终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对退伍老兵尊崇的爱心对待工作。走访慰问军烈属和退伍老兵,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巫金逐步把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成退伍老兵的幸福之家,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班长”。
着力提升服务质量
“要让每一位退役军人、军属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巫金常挂在嘴边的话。2021年,阜阳市全面开展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对此,巫金在服务站建设上积极谋划、多方协调,一步步建立工作制度、完善服务流程。
走进城郊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展示辖区退役、现役军人立功授奖的荣誉墙,再往前走,挂着服务站面向退役军人开展主题活动的图片留影。服务站里有为退役军人办理业务的窗口,也有红色图书角,还有着可供退役军人开展唱军歌、做活动的场所。退役军人们表示,来到这里,仿佛自己就像还没有离开部队,在社区也有军人的“家”!
“每一位退役老兵都是‘国宝’,一个也不能落下。”巫金说,针对辖区退役军人多、分散广的特点,他时常带领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们,进社区、串家门,对社区范围内退役、现役军人军属进行了摸底。“大家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工作,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就业情况等。”
今年85岁高龄的赵贤敏,祖孙三代都是退伍军人。平日里,巫金时常上门拜访,嘘寒问暖,节假日开展慰问,送去生活用品。“巫站长不愧是部队培养出来的,有我们部队的传统。”指着门楣上的“光荣之家”牌匾,赵贤敏紧紧握住巫金的手:“退伍这么些年,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我。”
为了让服务更具及时性和准确性,巫金还组织人员对辖区内140名退役军人建立“一人一档”档案,按照立功、重点优抚对象、党员等类型分类,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根据退役军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整合服务站的服务内容,搭建起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关系转接、抚恤优待、就业创业、帮扶解困、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多功能服务平台,推动退役军人事务跨社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用心解决老兵诉求
“由于在部队中担任过两年班长,我时常被社区居民们称作‘老班长’。”巫金笑着说,于是他便在社区设立了“老班长说事”工作平台,用心化解居民们的矛盾问题,用情解决老兵们的诉求。
老兵张自才于1982年至1988年服役,1985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二等功,身上至今还有当年打仗时留下的伤。退伍回到家乡后,张自才曾先后在汽运集团、驾校工作过。但由于参战创伤等原因,张自才还是下了岗。心情烦郁的他,来到“老班长说事”工作平台,找巫金说了自己的情况。
“张老为了不给国家带来负担,这么多年再苦再难也没伸过手。但我们不能让老英雄寒心。”巫金时常与张自才对话交流,疏导他心中烦闷,有时一聊就是一下午。或是邀请他来服务站里喝茶唱歌,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向孩子们讲述自己曾经的战争岁月,引导大家珍爱和平,珍惜现在。“我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爱,曾经的阴霾逐渐散去,心里很温暖。”张自才说。
后来,巫金听说张自才有做生意的想法,便多方筹措资金,帮助他申请银行贷款,介绍货源和经验。现如今,59岁的张自才的家电生意红红火火,每天开着车四处送货,生活很有干劲。他指着车上贴着的“若有战召必回”“中国退役军人”的标签,高兴地说:“老兵退伍不褪色,巫站长为我们做了很多。”
许多退役军人返乡后,怀揣创业致富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逢遇到这样的情况,巫金总是想方设法帮助他们。
退役军人卢彬建在回乡后多次做生意失败,一度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他便来到“老班长说事”工作平台,希望得到帮助。了解情况后,巫金结合社区农贸市场,为卢彬建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摊位,并减免租金,帮助他开起了一家卤菜店。“现在我每天营业额能达到千余元,生活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有奔头。”卢彬建说。
“我们积极动员辖区退役军人中的个体户、就业困难人员寻找新的就业方式,现在已帮助20多名退役军人实现稳定就业。”巫金说,截至目前,“老班长说事”工作平台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9件,正逐渐成为社区普通居民和退役军人们心中“解决问题”的响亮品牌。
“热血需要慰藉、英雄需要铭记,作为退役军人服务者,我们有责任让老兵收获温暖。”在巫金看来,通过自己的工作,退役军人的幸福感提升了,社区的发展建设和谐了,这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和鼓励。“我们会努力把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成‘退役军人之家’,让退役军人真切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巫金说。 (李一晴 王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