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新兴产业集群——合肥市包河区今年加快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
来源: 安徽日报党媒云 2024-01-07 12:20:08 责编: 余蕾

记者从1月7日上午召开的合肥市包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今年,该区预期目标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0%,将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行机器人、元宇宙、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构建四大产业生态圈等,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

(安徽创新馆 何莹莹 摄)

(包河区:中国视界  章晓虎 摄)

加快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

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政府区长李炜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包河区2024年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支撑、新兴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业主导的产业格局。

(包河文化产业园核心区滨湖卓越城。叶玉庭 摄)

该区今年将提速西安交大微电子研究院、国磁应用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完善“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国家高企突破 1000 家、其中规上企业 150 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突破 1200 家,“专精特新”企业增至 110 家。以“工大智谷”等科创平台为抓手,全速推进“环高校科创带”建设,成立包河区孵化载体联盟,新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万平方米、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紧密对接安徽创新馆、科技大市场等核心科创资源,转化科技成果400项左右、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增长10%以上。创响“才聚包河〃逐梦庐州”服务品牌,定期发布重大项目引才需求清单,全年培育引进各类人才6000名、新认定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努力打造英才荟萃的人才强区。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

推出10个左右数字化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力和生命力越来越强,通过一系列的落地应用,数字经济的价值正在加速挖掘和实现。2024年,包河区将筑牢数字经济底座,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出10个左右数字化应用场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8%以上。积极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集群,加快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抢占新赛道、开辟新领域。深入推进产业数字赋能,加快传统产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建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软件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培育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100家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 540 亿元以上。

(亿航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骆岗公园试飞)

四大产业生态圈呼之欲出

区域发展,当立足特点,围绕热点,突出亮点。2024年,包河区将着力培育构建金融、创意文化、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视觉产业,全力推进中信银行后台中心、国轩高科二期、智华电子等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打造滨湖金融小镇、中国视界、中关村协同创新智汇园等产业地标,创建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争创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四大产业总体规模增长不低于10%。坚持扩增量与优存量并举,完善“基金+基地+招商”产业培育模式,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40个左右,壮大“链主”企业,畅通上下游环节,变“链式”发展为“网状”集群,不断拓展产业发展“朋友圈”。发挥包河经开区产业主平台作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000亩以上,加快打造千亿级创新型智慧园区。

(自动驾驶汽车5G+C-V2X公共交通体验线项目安全员辅助驾驶)

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400亿元

今年,合肥市包河区将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新引进总部类项目10个,新增税收“亿元楼”2幢、“千万元楼”5幢,致力打造骆岗公园科创型总部经济集聚区。促进研发设计、数字服务、检验检测、标准计量、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高端化延伸,集聚一批顶级会所律所、证券公司、咨询公司等,高标准建设运营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梯次打造一批高品质服务业发展示范基地。推动医疗体育、养老托育、餐饮住宿、电商贸易等生活性服务业向规模化、高品质跃升,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全年,该区强力实施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服务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400亿元。(安徽日报党媒云记者 郜征 通讯员 郝梦瑶 包育晓)【图片由合肥市包河区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