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霍山县
霍山县“兵支书”姜龙: 从军营到乡村,他不负铮铮誓言
来源:孙仲 2024-01-11 11:00:54 责编:刘刚 喻寒松 王逸群

姜龙(从右数第三个)和村“两委”成员组织村民召开板凳会

霍山县大岭村位于霍山县诸佛庵镇西北边陲,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拥有山场15100亩,其中毛竹园10000亩,茶园800亩,耕地724亩,辖14个村民组,470多户,1700多人,是一个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 

2021年,诸佛庵镇党委、政府找到姜龙,让其回村参加村书记竞选。姜龙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他经历了严格的训练和军营“大学校”的培养,多次受到嘉奖。退役回乡后,姜龙先后当过保安、驾驶员,2016年,经过他个人的拼搏和努力,担任县机动 车检测中心检测部主任一职。

此时,已是县机动车检测中心检测部任主任的他,面对突如其来的建议,一时不知所措。是继续过安逸的城市生活,还是响应党组织召唤,放弃现有优厚的待遇,回到家乡干一番事业?姜龙思想斗争激烈。最终,他怀揣着为家乡人民作贡献的梦想,毅然决然地回到老家。

2021年12月姜龙回乡竞选,成功担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职务。上任伊始,怎样能当好村书记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他说:“在部队一个班、一个连要有战斗力和凝聚力,首先就要团结,才能战无不胜,勇往直前。”姜龙一方面虚心向老书记和同事请教,一方面召开板凳会,与村民围坐在一起,倾听群众心声。

他和村“两委”干部与群众围坐在小板凳前面对面交谈、谈乡亲情谊、谈乡村发展,一对一解答,对个性问题进行“对症下药”,不仅第一手掌握民情“新鲜素材”,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居民诉求的重视,增进了群众获得感。

在村里工作两年多,姜龙想得最多的就是乡村振兴工作。2022年,该村在姜龙的领导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使大岭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变,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他多方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以瓦背冲路为主轴、自然村庄为节点,串点成线:新修的一条宽4米、长12.5公里穿村水泥路,次干道和村村通硬化达到5.5公里。

IMG_256

同时,姜龙积极争取为该村铺装525米雨水管道和5200米污水管道,建成6处“微动力”,实现居民污水处理全覆盖。新建1座垃圾中转房,配置110个垃圾收集桶,聘任4名专职保洁员,实现“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环卫体系。采购安装38盏路灯,并落实专人管理;新建中心幼儿园,配备了活动器材,新建两处占地面积共为13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活动广场,设置了篮球场、健身角、舞园,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IMG_256

2022年,姜龙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联系沟通,争取到扶持项目,为村贫困户免费提供早茶苗21万余株。村“两委”成员冒雨及时将茶苗发放到茶农手中,激励了贫困户发展种植茶产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大岭村高度重视笋竹林低产林改造,抓住有利时机发动竹农对毛竹园进行抚育,合理采伐、抚育、挖沟施肥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户竹林的增产增收。村合作社及时与农户沟通协商,流转130亩毛竹园。42户散户签订流转合同。2022年经过村两委同志的努力,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突破了25万元,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增收到50万元。

“军旅生涯成为了我一生的精神财富,我很自豪能成为军队的一员。现在回到村里,我坚信只要始终忠于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发扬军人作风,真真切切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把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当作是为自己解决困难,就能够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姜龙说。  (孙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