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萧县认真围绕省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要点,着力做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产业帮扶和社区治理工作,实施“五个强化”全力推进搬迁群众“搬得出、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制定出台《萧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萧县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搬迁群众的后续帮扶力度。
强化动态监测
全面贯彻省、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部署,强化动态监测,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作为重要群体,确保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应纳尽纳。根据统计,目前萧县不存在搬迁群众纳入监测对象情况。
强化后续发展
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积极组织人员就业。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就业创业引导。提供公益岗位,积极帮助搬迁对象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实现充分就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搬迁户稳定受益,注重提高搬迁户的参与度,激励搬迁对象干事创业,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2023年萧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投入16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建设钢结构仓储用房及地相关设施,目前已竣工,每年将增加安置区集体经济收入15余万元,带动周边搬迁户就业50余人,每人每年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安置点已建成的安徽威旺宠物用品、诚荣玩具厂等扶贫工厂,带动周边搬迁户约70余人就近就业增收;在建的萧县杨楼镇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项目计划投资10559.38 万元建设厂房11栋,带动安置点周边搬迁户就业增收,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
强化管理服务
提升安置点管理服务成效,依托迁入地村级组织加强管理,形成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管理、搬迁群众充分参与的管理格局。全面开展党建、物业管理(网格化管理)、治安维稳、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文化宣传等工作,确保搬迁群众办事有地方、议事有组织、纠纷有人管、困难有人帮。通过开展评先评优、强化乡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规劝陈规陋习,深入推进思想教育、感恩教育、扶志教育,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强化社区融入
萧县不定期对全县14个集中安置点开展排查,重点围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安置社区社情民意、社会融入等方面突出问题认真开展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萧县安置点共设立基层自治性组织14个,基层党组织14个,安置点覆盖率达100%,配备社区干部(含临聘人员)198人。
下一步,萧县将认真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始终扭住就业这个牛鼻子不放松,不断加强搬迁安置点群众就业技能培训,促进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进一步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逐步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户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