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田保姆”广袤大地写春秋
来源: 钱新胜 谢梦婷 2024-01-12 15:13:48 责编: 王霞

冬闲时节,祁门县安凌镇琅丰村兴隆家庭农场主汪龙飞却没有闲着,自从农场将家中10多台套农机整合参与当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以来,他的生活词条中就没有“农闲”两字。这不,全县首个自动化育秧工厂正在扩大建设中,数千亩油菜施肥等田间管理也在紧锣密鼓进行着,春节前还要把入库的农机检修保养一遍,为春节后的春耕生产打好提前量。

c83fa98e4b83c83346115231491b82e

兴隆家庭农场是安凌镇重点粮食种植大户之一,农场成立十年,现已跻身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行列。2年前,在外打拼的汪龙飞返乡接过毕生致力当好“职业农民”的父亲汪兴江的接力棒,成为“祁门粮仓”安凌镇的“新农人”和现代农业的“田保姆”。返乡后,汪龙飞在父辈已经流转土地500余亩,实现粮油生产从育秧、耕田、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科技化种植水平,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联合安凌镇琅丰村经济合作社发展机械化插秧及工厂化集中育秧。2023 年他主导家庭农场通过运用新技术实现机械化种植、科学化育秧,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成本支出,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和粮油生产效益。去年与本镇6个行政村及种植大户签订了1900余亩的机育插秧社会化服务协议,并且完成了2500余亩水稻机械化种植管理(病虫害无人机防、粮油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油菜旋耕撒等社会化服务以及机插秧和集中育秧技术推广项目,当年家庭农场毛收入超过100万元,净收入30多万元,成为当地“种田能致富”的典型。

473a88ec468af5ef3f998e52a3d30f7

在安凌镇雷湖村,退役军人出身的“新农人”张文同样引人注目。2021年,具有大型农机驾驶、修理技术的他牵头组建了“洪凌农机服务公司”,通过整合农机资源,完善软硬件设施,推动农机服务从单一环节拓展到多环节或农业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目前,张文的洪凌公司已拥有收割机、喷雾机、拖拉机等各种农用机械30多台套,实现水稻油菜生产全程一站式服务,可以为当地家庭农场、农业种植合作社、分散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其业务量占到安凌镇市场的60%左右。

在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同时,张文大力整合机械资源,探索开展数字化农机作业,计划对37辆农机设备加装GPS系统,通过实时定位、智能计算,对每台农机的作业位置、作业类型、作业面积甚至作业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农机作业的现代化管理,较好地解决了人找机、机找地的难题。与此同时,他还整合本镇农资、农机手资源,组团提供农业生产全过程定制化托管服务。针对有耕种能力但无农机具或者农机具较少的农户,创新“平台+服务”模式,农户按照“托管自愿、有偿服务”的原则,通过中国农服APP“下单”,在农业生产的任意环节提供托管服务,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智慧化水平。2023年,他的公司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6762.4亩,辐射带动小农户200多户,在有效解决小农户“种田难”与企业升级转型中实现了“双向奔赴”,实现了公司与农户共赢。

在祁门县,还有不少像汪龙飞、张文这样运用农业机械、掌握科技种粮技术的“新农人”,他们活跃在粮食生产第一线,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链式服务,并且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标准化的农机服务队伍,创新构建“五统一”(统一作业、统一调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结算)托管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田保姆”作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粮企增效的同时,实现乡村无闲田的美丽愿景。(钱新胜 谢梦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