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接力 默默守护”——记蜀山好人陈新宇、张梦迪、钱娜娜
来源: 刘莉莉 刘亚萍 2024-01-16 18:19:39 责编: 余红霞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曾想过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但更多的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2023年三季度的“蜀山好人”陈新宇、张梦迪、钱娜娜三位同志就犹如一颗颗螺丝钉,虽不起眼,但不可或缺,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的敬业精神给社会带去温暖,给乘客带来安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出一段段不平凡的事迹,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只有默默坚守、无私奉献。

接力护送,用爱温暖乘客出行路

合肥轨道3号线正式开通后,国防科技大学站每周总会迎来两位“特殊”乘客——76岁的刘奶奶和轮椅上的童爷爷。    彼时还是站台岗的陈新宇一眼在人群中看到他们:刘奶奶迈着蹒跚的步伐,吃力地推着轮椅上的童爷爷,边摸索路线边进站。陈新宇第一次看到时立刻上前帮忙送他们上车,在与刘奶奶交谈中得知,自2017年起,童爷爷因为身体原因,每周的一、三、五上午都需要前往安医大二附院做三次透析,细心的陈新宇写下车站的值班电话交给刘奶奶说道,“奶奶,您下次来就打这个电话,我们去出入口接您。”

随后的四年里,每周的一、三、五10点10分进站、17点整离站,就成了陈新宇、张梦迪、钱娜娜三人早已烂熟于心的记忆。

每次接到刘奶奶的电话,陈新宇就立即通知张梦迪早早地在出入口等候,张梦迪接到刘奶奶后立马接过她手里的轮椅,护送他们快速进站乘车,有时候遇上垂梯维修无法使用时,她就和车站的其他同事一起抬着童爷爷的轮椅进入车站。站台值守的钱娜娜通过手台确认已经接到刘奶奶后,立刻拿着坡道板在垂梯附近等候,待列车进站开门迅速铺设好,帮助老两口上车,车控室的陈新宇确定刘奶奶坐的车厢编号后立即通知目的地站的同事准备接应两位老人,待老人就医结束返程时,再将他们护送出站……

刘奶奶常拉着车站工作人员的手说:“真的很感谢你们,每次来都给你们添麻烦了”,钱娜娜总是笑着回道:“没关系的,只要您需要,我们一直都会在的,即使我不上班,我的同事也为您提供帮助的”。这短短6站,距离虽不远,却因为这场爱心“接力”让车站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和两位老人而形成了一种更紧密、更默契的联系,在陈新宇、张梦迪、钱娜娜三人的带动下,这种联系也一直在国防科技大学站延续着......。

用心付出,竭力提供更优服务

在做好更优服务方面,陈新宇、张梦迪、钱娜娜身体力行,始终将乘客需求放在首位,力求为乘客提供更优体验。例如,他们发现因手机没电出不了站,或者联系不上家人的乘客越来越多,于是他们就准备了充电器、便民卡;为了方便特殊人群出行,他们提供爱心直通车、接力服务、爱心助考服务等;为了能争取乘客突发疾病的黄金抢救时间,他们时常联系站点周边医院、红十字会、消防支队等专业单位开展AED等设备一对一实操培训交流,保证每班组均熟练掌握操作要求,2023年,地铁3号线洪岗区域站共2次使用AED紧急救助乘客!工作之余,三人积极投入党支部志愿服务队中,去养老院给老人送温暖、参与轨道出入口环境整治、前往周边学校倡导文明出行,力争将“五心”服务理念和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融入更多公益活动,为打造美丽合肥助力。

榜样力量,携手共建暖心合肥

陈新宇、张梦迪、钱娜娜三人这种脚踏实地、敬业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也感召着合肥轨道全体职工,以“萤火之光”照亮车站的各个角落。在他们的带动下,合肥轨道以乘客需求为导向,集思广益陆续推出各项为民服务措施。为容易发生低血糖的乘客、夏季多发中暑事件等紧急情况,准备了“能量补给包”(包括葡萄糖饮品、糖果等)和“夏日清凉包”(包括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供市民乘客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累计救助乘客60余名。同时,合肥轨道通过推出“安检互信”“准妈妈出行卡”“诚信白名单”“文明纳凉区”等措施,不断提升乘客出行体验;通过排队候车系列活动、构建区域联盟提高乘客对公共交通的认可度,共绘文明出行的美好画卷;通过打造志愿服务基地吸引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共筑平安轨道。为走失孩童找到回家路、及时救助突发疾病的乘客等温情瞬间几乎每天都在轨道站点上演。他们在实践中贯彻“五心”服务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展示榜样力量,感召、带动更多轨道人共筑暖心合肥。(刘莉莉 刘亚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