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作为。在休宁县的乡村,有这样一批年轻人,他们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实干中长才干,在服务中见真情,用汗水和热情为休宁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他们就是各级选派到村的选调生。
2023年夏天,曹建乐告别大学这座象牙塔,与基层大地相约一场“泥土芬芳”的“双向奔赴”。山水源芳,幸福之川,这里有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而小曹和源芳乡幸川村的故事,从初遇的迷茫到逐渐适应后对山村的喜爱,到如今的笃行坚定,点点滴滴记录下小曹的成长。
初到幸川:“我怎么什么都不会?”
刚到村的第一周,在跟随村书记上户调解纠纷时,曹建乐只能站在一旁束手无策;在跟随村“两委”干部到深坑村民组开展自然村整治工作时,面对旱厕改造、道路拓宽等项目,小曹懵懵懂懂、一头雾水。初到幸川,小曹着实体会到了“毕业直达乡村”的迷茫。她明白,这是对农村工作认识不深、缺乏与村民沟通交流的技巧等原因导致。基层是个大舞台,每天都有不同的“剧情”在上演。在农村工作,精力更多的是要放在解决繁杂的民生问题,如居民医保、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等。如何实现从高校大学生到基层“小学生”的转变,她决定多看多听多学,向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村“两委”干部学习请教,跟随他们入户走访调研、交流工作心得,学习在基层做事的方式方法。
融入幸川:“这个红薯好甜!”
如何快速融入?5个月的驻村经历慢慢给了小曹答案。通过协助村书记召开户主会,收集关于旱厕改造、墙绘设计等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记录村民反映问题,及时将问题带回村委会;通过到田间地头主动帮菊农采摘菊花,了解种植、采摘、烘干等各环节所需成本、每亩收益和市场行情等等。久而久之,村民们都知道村里来了一名大学生,每天路过见面时,村民们都会热情地与小曹打招呼。2023年重阳节前夕,小曹和村书记一同到一户高龄老人家中走访,从山脚到山顶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才最终抵达。临走时,老人将一个烤好的红薯硬塞到小曹手中,她尝了一口,看着老人硬朗的身体和真挚的笑脸,小曹觉得嘴里的红薯真甜!正是这样一种融入村民的幸福感,更加坚定了她走在乡间的脚步。
服务幸川:“我爱脚下的这片土地!”
驻村以来,小曹慢慢发现很多村民对政策了解得不够全面,导致工作推进时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困难。这就需要村干部以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热情处理村务,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5个月以来,小曹和幸川村村“两委”干部通过仔细解释休宁县“信用礼遇”政策,消除村民抵触心理,顺利完成党建引领信用村微信小程序注册登录工作;通过反复沟通交流,耐心解释医保看病报销政策,取得村民理解和支持,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全村医保缴纳工作……诸如此类,一件件事务、一项项工作在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在参与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小曹也逐步拓宽了视野、收获了经验、锻炼了能力,身上的“书生气”渐渐淡化,内心里的“乡情”更深了,沟通时的“乡味”更浓了。
躬身入基层,执笔绘振兴。选调生承载着建设基层的美好愿景,要在基层快速成长。“2024年,我会用不负韶华的炽热向下生根,向上成长,向阳而生,用青春在基层绘就美丽画卷,实现大美青春与广阔基层的‘双向奔赴’。”曹建乐笑着说道。(休宁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