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步法”助推民生实事落地落实 让更多“民生愿景”化为“幸福实景”
来源: 冯丹 2024-03-01 16:39:36 责编: 聂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目标。铜陵市义安区东联镇人大始终坚持全面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线上线下“双通道”收集形成实事项目建议并移交至镇政府。去年,全流程跟踪督办37个票决民生项目,创新组建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全过程跟踪督办,促进污水管网改造、清淤护砌、道路亮化等一批“民生愿景”化为“幸福实景”。

东联镇人大在稳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过程中,将民主贯穿于为民办实事工作的全过程,探索形成具有东联人大特色的“实事问需于民、多方酝酿协商、人大代表票决、做实闭环监督”“四步法”,构建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代表票决、政府实施、群众参与”工作机制,提升了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绩效,纾解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丰富和推进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问需于民敞开项目征集“绿色通道”

强化项目征集,实事问需于民。创新征集机制,将原来“以政府主导,每年人代会前征集一次”的“单通道”做法,转变为“人大和政府发挥各自优势,用好线上线下各种渠道,向人大代表以及人民群众广泛征集全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建议”的“双通道”征集做法,以此常态化征集作为刚性制度要求嵌入民主决策的前置过程,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厘米”。

注重多方酝酿,做好民主协商。镇人大对搜集的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建议通过与政府、部门、村居进行沟通协商,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征求意见,以最真实的民意实现最真实的民主。

靶向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11月底,镇人大围绕“以人大代表票决制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的成功实践”对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集中视察,针对小区污水管网改造、清淤护砌、卫生托底和教育兴镇提质实地调研观摩、监督问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全方位”监督。将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常态化列镇人大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监督工作按照月联系、季督查、半年问询、全年评议总体安排,综合运用集中视察、满意度测评等形式进行监督,形成“年初定选题、年中督进度、年终问效果”的闭环监督工作链。推动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创新实施“N+1”联动监督模式,建立“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员”机制。去年,镇人大在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苏州路整治提升议案”实施中,对村民提出的在香樟树路侧安装低矮的六棱柱景观灯的建议予以采纳,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督查组”全覆盖监督。选取“有强烈责任心”“有丰富专业特长”“有建议被政府采纳”的在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合镇部门站所负责人,形成监督员队伍。实现民生实事项目由人大代表、人民群众的常规性“兼督”走向靶向性“监督”,助推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此外,根据民生实事项目的实际情况,专项督查组对当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群众满意度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全面开展专题督查。

提质增效转“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

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景图”赢得群众赞誉: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新建停车位132个,彩化路面15公里,实施620多户农户房前屋后环境整治,社区污水管网改造,集镇建成区污水管网提升,村居健身广场建设,口袋公园建设,不断地为美丽乡村建设提“颜”增“质”。畅干渠除短板,在完成中干渠1.7公里双面清淤护砌后,继续完成了丰字河1.5公里双面清淤护砌,建成生态绿道5公里,对13个村(居)当家塘进行清淤蓄水,为农民种粮护航。聚焦道路亮化除隐患,在皖江大道安装路灯210盏,苏州路安装路灯160余盏,村庄道路路灯安装120余盏,让夜班出行百姓更安心;聚焦“病有所医、幼有所托”,对镇域12个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投入25万元,对镇域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投入35万元,对老年人就餐点提档升级……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3年12月28日召开的东联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并对2023年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37个具体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进度时序,一笔笔“满意”彰显了代表履职的成就感,百姓的“呼声”变成群众的“掌声”。目前,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已出炉,坚持问需于民,加强跟踪监督,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始终用心用情办好每件民生实事,书写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厚度的“民生答卷”。镇人大始终坚持让百姓的幸福笑脸变成东联镇“最美镇容”。(冯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