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养了三头母猪,每年出栏70多头生猪,‘定定师’全程跟踪服务。一有问题,电话去,随叫随到。他医术精湛,收费便宜,服务热情,为我们村民服务了四十多年,真是个大好人。” 近日,家住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江潭村后街的养猪户黄富华竖起大拇指夸赞道。黄富华家母猪刚产完仔,他请“定定师”过来看看。
黄富华口中的“定定师”,全名吴金定,今年75岁,是休宁县溪口镇的乡村兽医。他个子虽然不高,身材瘦弱,但精神矍铄,经常骑着一辆电动车,背着一只药箱,跑来跑去,风尘仆仆。
吴金定虽然是个普通的乡村兽医,但47年来,他走千村串万户,服务百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做了许多好事,是当地群众有口皆碑的“活雷锋”。
1976年,吴金定开始从事兽医工作。他刻苦钻研兽医技术,技术日益精湛,一般杂症,药到病除。全公社但凡有牲口患病,都得请他,治好了许多病猪。1979年,他被共青团中央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称号。1982年,他被吸收为中共党员。
八十年代初,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开始从事个体兽医,服务范围不断扩展,横跨溪口镇、汪村镇等五个乡镇。这一带是山区,山高路远,山路崎岖,需要骑自行车去,长时间跋山涉水,但他毫无怨言,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深受村民欢迎。在他心中,群众的需要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他总是想尽办法为百姓排忧解难。每天一般早上6点钟出门,要到晚上7点钟才回家。
1997年元旦前一天,因为道路湿滑,吴金定骑自行车摔了,三天后造成尿道损伤在家养病。然而当他听到太溪村吴荣顺家中生猪后,无法骑车的他,还是忍着剧痛步行到太溪吴荣顺家,为他家治好猪病。
2010年7月初,溪口镇五联、旌城、山培等村,有20多户农家猪患上变异性猪丹毒感染。他每天5点半钟出诊,走东家,串西家,早饭中饭都是买个馒头解决,一直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时值高温酷暑,连续12天,一天未歇。实在太累了,趴在人家露天水泥滩就睡着了。
他心怀仁慈,诚信行医。47年来,他的医术日益精湛,一般疑难杂症,他都能药到病除。每次给猪治病,在确定病情后,能够医治的,他就给农户说明大致疗程和费用;如果无法医治的,他立刻说明,出诊费都不收。每次到农家出诊,有时恰逢中饭或晚饭时间,农户主动挽留他吃饭,他常常谎称已经吃过,婉言谢绝。
47年,17000多天,吴金定奔波在乡间,骑坏了6辆自行车,5辆摩托车,4辆电动车。
吴金定看病收费低廉,最大程度让利百姓。他的出诊费,在全县同行中,收费是最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县里就规定出诊费,15公里以内收8元,30公里以内收15元,这一收费标准,吴金定维持30年没变。尽管每年他出诊量很大,但一年下来,扣除药材、燃油成本,年收入仅1万多元。
直到15年前,因为各种成本增加,县里有关部门考虑到他没有退休金,同意其出诊费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涨5倍,但他只上涨2倍,直到现在依然维持这一收费标准。
47年来,初步计算,他至少为当地村民节省了100多万元的出诊费。许多人都说他傻,死脑筋,凭他的技术,自己开个养猪场,一年收入10万8万,应该没什么问题。可他不愿,他说要把自己的技术惠及千家万户。对于许多困难户,他不收费,甚至还倒贴药费。
生活中,吴金定凡事为人先,事事带头干。谁家有个大事小事,他总是忙前忙后。出诊路上,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他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21年7月17日中午1点多钟,一位村妇在溪口镇石田村路段,骑电动车摔在路上,满脸是血,许多车辆经过都无人停下。吴金定出诊经过这里,发现后,他立即帮助村妇联系家人,寻求救助,一直等镇卫生院的救护车来,他才离开。他在烈日下忙活了1个多小时。即使是遇到危险情况,他也是常常见义勇为,冲在前头。2021年11月19日上午8时左右,长丰村一农户用动力电源作业,引发水泥柱上电源装置发生火灾。吴金定恰巧出诊路过,他发现后,利用路旁的砂石展开扑救。
47年来,吴金定默默耕耘,奔波在乡野之间,因为热心为民服务,诚信行医,乐做好事,见义勇为,1986年,他被中共安徽省委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他被溪口镇党委政府评为“溪口好人”。
岁月虽然染白了吴金定的双鬓,可他那学雷锋做好事的初心,任岁月风雨的洗礼,始终未变,这是一颗赤子之心。 (汪红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