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埇桥区
宿州埇桥公安分局优秀辅警罗宁:做网络安全的忠诚卫士
来源:曹杰 张超 2024-03-06 17:33:32 责编:顾亦飞 许梦源 王逸群

3月3日,星期天。采访罗宁的时候她面容透出一丝疲惫,“昨天加班到八九点钟。”她说。

罗宁是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的一名辅警,多年来,罗宁以军人的坚定和担当,为净化网络环境,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付出青春和汗水,在维护网络安全战线上书写一名退役军人的风采。

罗宁2002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役,服役期间,罗宁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光荣入党。退役后,她被招录到一家国企工作,在闲暇之余,刻苦自修大学本科课程,并顺利毕业,取得大学本科学历。2018年7月经过考试,罗宁成为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区分局的一名辅警。2019年被调到网络安全保卫大队,成为一名网络安全卫士。

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是罗宁一贯做法。由于网络安全的特殊性,每天的工作经常需要“连轴转”,但是她依然无怨无悔,一心扑在工作上。提起两个孩子,罗宁感觉非常愧疚,因为加班是常态,常常忽略了对孩子们的照顾。现在两个孩子一个13岁,一个11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她除了早上为两个孩子做一顿早餐,两个孩子其余都在“小饭桌”吃饭。丈夫是一名部队军官,从部队回到地方后,在人武部工作也无暇顾及家庭。也许是父母都是军人出身的缘故吧,两个孩子特别早熟,非常理解父母的工作性质,从小独立性都强。现在两个孩子品学兼优,大女儿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

“对她来说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越是节假日越忙”罗宁丈夫唐友乾说。有一次假期罗宁开车带家人回灵璧“娘家”,因为路上接到舆情信息,一路上竟停靠好几次。“俺妈都打几次电话催吃饭了,你不能回到家再处理吗”,同行的家人不理解罗宁工作,连声抱怨,但是罗宁说舆情无小事,它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稳定。罗宁同志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人民群众的心声放在第一位,到娘家已近一点。

从军5年的经历,锻造了罗宁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多年来她克服繁重工作和家庭重任的双重责任,立足本职,做一名坚定地网络忠诚卫士。去年5月,网上出现一个帖子,声称“在宿城一所学校附近有两名人贩子贩卖学生”,帖子一经出现,立即迅速传播,引起很多学生家长的恐慌。罗宁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及时将这一信息转到相关部门。经过公安机关现场调查,及时查明真相,原来是一名商贩因为生意竞争,发帖诋毁同行,公安机关及时对发帖人进行处理,有效阻止了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罗宁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担负起一名人民辅警的责任。在前两年疫情期间,她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与男同志一样参加社区值班,维护公共秩序。为了引导群众了解学习舆情知识,自觉地正确利用网络平台,遵守法律底线,做一个守法公民,罗宁积极参加普法进社区活动,经常为大家举行“微宣讲”,左邻右舍有什么关于网络安全知识方面的问题都喜欢找罗宁“拉拉呱”,说说心里话。

前年,埇桥区一起马戏团意外事故,曾在网上传播,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为了蹭热度,随意跟帖,引起社会猜测,罗宁及时反映舆情,并以案说法,引导群众明辨网络事件真伪。针对不负责任跟帖、起哄、造谣、诋毁等乱象,她和她的同事们深入社区,商场,街道进行普法宣传,收到良好社会效果。据罗宁统计,罗宁每年对近3000条舆情信息进行甄别,对虚假敏感信息她都会及时转报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不敢一丝怠慢,为迅速处置和化解舆情提供精准信息,成为公安机关的“顺风耳”和“千里眼”,为社会稳定和网络安全提供保障。

罗宁的辛勤付出和成绩,也得到广泛的认可,2022年被她被宿州市公安局评为优秀辅警。(曹杰 张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