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来源: 张阳成 汪士奇 姚靖雯 胡宏坤 2024-03-11 09:54:11 责编: 王霞

走进休宁县西南边陲的石屋坑,群山环抱,一条山涧潺潺从村中流过,依山而建的古民居层层叠叠,静谧而又美丽,让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

石屋坑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被誉为皖南山区的“支红村”,曾开展了多次游击战役,留下了流芳亭、红军屋、中共皖浙赣省委旧址、小岭头战役指挥所、红光桥、石坑茶厂等革命遗迹。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石屋坑成了周边地区红色研学旅游的首选地,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让参观者们一起追寻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文化洗礼。

近年来,休宁县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发扬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休宁县组织党史专家学者对全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建立红色文物数据库。充分利用休宁县关工委“五老”力量,通过集中座谈、上户收集、查找史料相结合等方式,力求还原当时历史情节,先后挖掘万安陶行知启蒙馆、革命老区板桥乡梓溪村等多处红色文化场地,初步形成系统全面的红色史料,以便存史、资政、育人。

同时,采取“抢救一批、保护一批、提升一批”策略,整合资金修缮小岭头战役纪念馆、六股尖烈士陵园等有重大影响的革命旧址,并命名16个“休宁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申报文化强省资金用于修缮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红军被服厂等设施;2022年,对全县44家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全面核查,强化管理。2023年,组织评审六股尖烈士陵园改扩建项目展陈内容、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展陈提升内容等,汪村镇石屋坑红色基地入选黄山市国防教育研学基地,定期组织对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六股尖烈士陵园等3家省、市级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类爱教基地开展核查管理。  

如何在更好保护红色资源的同时,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走进红色场馆,了解休宁红色文化?休宁县围绕“三个一”,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组建一支红色宣讲队伍。择优从县委党校教师、党史专家学者、县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中选择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高的人员组建“红色讲师团”,深入机关、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红色宣讲。截至目前,共计800余场次,受众党员、群众和青少年达31625人。

创作一批红色作品。编印出版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读本《红色休宁》,创作歌曲《红色石屋坑》、情景剧《高天厚土永不忘》、徽剧《红军夜校》、歌舞《那一抹红》、歌曲《一声休宁》、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在一批彰显时代特征和休宁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红色作品中汲取奋进力量。

开展一批红色活动。发挥全县16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60余场,如县关工委组织开展的青少年“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暨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们乘坐红色公交车前往石屋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战火纷飞的英雄故事,体会军民合力的深厚情谊,感受伟大共产党人“红色信仰,舍身报国”的不朽篇章。

下一步,休宁县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不断创新形式,让红色旧址遗址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红色文化“火”起来。(张阳成 汪士奇 姚靖雯/文 胡宏坤/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