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庙会同欢乐 非遗文化广流传
来源: 王琴琴 刘婉雪 2024-03-21 09:48:29 责编: 武长鹏 余红霞

一场千年古庙会,民俗非遗齐上阵。3月16日至24日,涡阳甲辰年老子庙会暨首届民俗文化节在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庙会可谓是大有不同,各类民俗活动,非遗展演齐聚一堂,为群众带去了为期九天的视听盛宴。

图片1

品传统戏 民俗非遗开新花

涡阳老子庙会由来已久,始于汉代盛于唐代衰于清末,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场原本是由群众自发组织来纪念老子诞辰的民俗活动被传承延续下来,变成了现在集道文化活动、民俗展演、商贸交流、旅游观光、惠民宣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文化庙会,是涡阳老子文化宣传的重头戏。每年庙会期间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到此处,领略老子文化,感受庙会的热闹烟火气。

图8

传统曲艺连台唱,民俗踩街齐上演。庙会经典的竹马旱船、十二花挑、九女扑伞、高跷民舞、花棍民舞等表演项目也必不可少。为期九天的老子庙会,十余支踩街队伍和曲艺表演团队在道源国家湿地公园广场和天静宫广场展演,期间还通过视频制作和现场直播的方式,让远在家乡之外的人们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听到属于涡阳的乡音。这一举动让涡阳的“老把式”文化有了“新呈现”,成为新时代下涡阳传统文化的标志符号。

图3

原汁原味的民俗展演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更是涡阳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在涡阳这片沃土上,我们不断探索着如何将民俗非遗开出时代新花,正如庙会期间的曲艺项目“涡河憨腔”,随时事而变化的唱词唱出的是涡阳的改革变化,更承载着群众的美好愿景,一词一句中已然绽放新时代文化之花。

看英歌舞 千年庙会焕新光

“今年的庙会整得真挺好,比往年规模都要大”村民宋红文这样说道,“还有免费的公交车接送,5分钟一班可方便了”,现场接驳车往返于两个会场之间,为前来参观的群众提供游玩便利。

图9

古庙会焕发新光彩,传统的演出不再能够满足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的庙会也与时俱进,赶追热点。不仅有童声诵读道德经这样的文化传承活动,还加入了今年春天火出圈的潮汕非遗英歌舞展演,让身在家乡的男女老少也能近距离感受南北方非遗文化联袂演出的风采。

图2

据现场群众反馈,为期三天的英歌舞表演他看了三天,“就是感觉很震撼,演员们也都很卖力,我基本上都是从开始追到结束,之前都是在手机上看,现在不出涡阳也能看到了”群众庞先生激动地表示“今年(庙会)确实好!”英歌舞的加入不仅是老子庙会的破圈之举,更是一次两地非遗文化的交流机会,展现出了属于南北方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

图4

走发展路 绘就文化新蓝图

文化是乡村振兴之魂,近年来,涡阳县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推动老子文化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依托庙会平台强化“老子故里 道源涡阳”标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老子文化,也让这场延续千年的活动重新焕发生机。老子庙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涡阳打造老子文化品牌的有力举措,对于传承和弘扬老子文化,发扬非遗民俗文化和深入宣传老子故里有着重大意义。

图5

眼下,涡阳正积极探索文化新发展道路,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老子故里 道源涡阳”文化品牌,坚持“守正不守旧 尊古不复古”,推动老子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带动涡阳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图6

图7

春风拂面万象更新,扬鞭奋蹄迈进新程。接下来,涡阳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推动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不断擦亮“老子故里 道源涡阳”这个符号,筑牢乡村振兴文化之魂!(文/王琴琴  图/刘婉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