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一种特殊的身份,成就了军人的荣誉;军嫂,一个响亮的称谓,温暖了军人的戎装,军嫂是光荣的、可敬的,也是无助的,苦涩的。
“当一个女人选择成为军嫂时,也意味着选择了独立和自强。”1988年出生的曹雨娣是金安区的一名军嫂,她的丈夫是陆军某部正营职参谋吴爱柱,作为无数军嫂的一员,她深深感受到了其中的不易,但选择了,就会一路坚守,哪怕前路再难,也要永葆初心。
成为军嫂 初感艰辛
2021年2月18日,曹雨娣与吴爱柱牵手步入婚姻殿堂,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军嫂。那年4月,丈夫假期结束,为了避免离别的煎熬,她便决定跟随丈夫一起到部队——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南缘,海拔2780米,是一座典型的高原小城。这里属于大陆高原气候,少雨、多风、干旱,冬季漫长寒冷,夏季凉爽短促,且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低,城市外围是茫茫的戈壁滩,了无人烟,一片荒芜,无植被。相比老家的山清水秀,这里可以说是远离都市的蛮荒之地。
“天上无飞鸟,地下不长草 ,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这是高原的童谣,也是对高原面目的真实写照。虽然自然环境差,但曹雨娣内心还是喜悦的,至少免除了相思之苦。来后不久,就出现了新问题,她逐渐感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掉头发也日趋严重,明显是高原反应的症状,“但既来之、则安之,只能慢慢适应,只要在能够一起再苦再累绝不后悔。”她说。
短暂离别,苦苦坚守
2021年7月12日,丈夫被指派外出执行任务,随部队出发前往千里之外的任务地域。丈夫出发的第二天,曹雨娣检查出怀了身孕。然而丈夫刚出发,不可能立即返回,只能等着丈夫任务结束。
因怀孕时间不长,胎儿还不稳定,曹雨娣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每当别人问她一个人行不行,她总是很坚强的回答没问题,但转过身来总是会不自觉得流泪。其实,在这个特殊时期,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够回来陪陪她,但国家更需要他呀!
9月12日,丈夫任务结束返回格尔木,两个人终于团聚。短暂的喜悦过后,新的问题又找上了门。部队的工作常常是时间紧、要求急,加之丈夫在机关作训部门工作,大项任务多,加班是常态,总是深夜才回家,丈夫下班时,她早已入睡。虽然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每天睡在一张床上,但只能早上见面,起床后又各自上班,渐渐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自立自强,勇挑重担
格尔木地处高原,经济较为落后,医疗条件较差,为了孩子能更加安全顺利生下来,最终两个人决定回老家生孩子,10月底,曹雨娣便独自一人返回老家。
2022年3月27日,大女儿出生,取名“景馨”,是为“无边光景一时新”之意,添丁进口,全家欢欣雀跃。但生活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此时,公公年迈,勉强自理,婆婆身患癌症,身体状况与日俱下,需他人照看,作为儿媳妇,既要看护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只能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庭当中。
在赡养老人问题上,曹雨娣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亲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她作为一名军嫂,两地生活已达三年,每每逢年过节,她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带着子女陪伴在父母公婆身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孝道”的真谛。
2023年9月21日,两人的小女儿出生,虽心中喜悦,但要带好两个孩子,无人帮衬,明显感觉压力山大。记得有一次,刚满一岁的大女儿高烧40度,漆黑的夜里,曹雨娣一个人带着孩子去医院,尽管那个时候很想给丈夫打去电话,但她却忍住了。
曹雨娣用女人柔弱而又坚强的双肩,挑起了整个家庭的担子,为丈夫的家庭、事业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在她的全力支持下,丈夫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多次受到部队嘉奖表彰,2021年底,丈夫因工作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
如果说绿色彰显军人的风采,那么红色就代表了军嫂的情怀,结婚三年以来,她始终以一份执着和奉献精神面对聚少离多的生活,以自己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支持着丈夫对国家国防事业的执着追求,守住坚强可靠的“大后方”。(华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