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农技下乡 田间地头开“良方”
来源: 赵玲玲 2024-03-26 11:04:43 责编: 王霞

“现在老叶已经出现菌斑,下一步菌丝就要入侵根茎了,再不防治,今年的油菜产量就要大幅下降了。”3月20日上午,在东至县香隅镇白岭村的300亩油菜轮作田里,该镇农技服务站站长陶运强正在查看菌核病发展情况。

油菜菌核病防治

看苗情、查长势、送技术,随着气温不断回升,东至县25万亩油菜已陆续进入花期,这也正是油菜菌核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连日来,该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对油菜菌核病进行统防统治。

油菜菌核病又叫茎腐、白杆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侵染蔓延,油菜得病后容易使叶片起斑点枯焦、枝杆腐烂倒伏,造成油菜籽减产和品质下降。眼下正值菌核病高发阶段,该镇农技服务站派出多支服务队连续多日奔走田间,根据近期油菜菌核病监测和后期气候趋势预测,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作业,力争夏季粮油丰收。

“我们2月份已经使用氟唑菌酰羟胺进行了防治,现在怎么还有呢?”闻讯赶来的承包人王苏红听说油菜地出现菌核病,非常担心收成。

“菌核病防治的关键就是要做好‘两防一管理’,现在正值盛花期,马上又要降温降水,最好在这几天开展‘飞防’作业。”面对王苏红的疑问,陶运强现场向他讲解了油菜菌核病防治的相关事项,并从绿色防控、提高油菜结荚率从而提高产量提供技术指导,叮嘱他要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防止病情扩展蔓延。

据了解,今年东至县气温较同期偏高,湿度偏大,利于菌核萌发。为有效控制菌核病、蚜虫等油菜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该镇积极开展“四情”监测,于2月份发现菌核病囊盘,并通过及时发布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取得了初步成效。

“农时不等人。接下来的一个月是油菜结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大,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夏季粮油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陶运强表示。(赵玲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