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专题报道
红润椒陵丨致敬烈士徐赓
来源:沈军 2024-04-01 01:48:50 责编:侯剑 胡明兵 王逸群

编者按: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火种,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联合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围绕该县各个时代英烈事迹,共同推出《红润椒陵》主题策划。

徐赓烈士,1917-1940年,原名徐寿赓,字孝刘,曾用名吴则持。原籍江苏南京人,1939年任全椒县县委书记。

徐赓出生于一个职员家庭,六岁入私塾,后就读南京夫子庙小学,毕业后入读南京安徽中学,后转读扬州县立中学。1935年,随父至沪,就读中华职业学校。徐赓同志自幼聪颖,成绩优异,爱读书、写字、画画。他生活俭朴,常把节省下来的钱买书读,是一个勤奋朴实好学的好学生。

1935年,徐赓同志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读书时,他和一些同学组织一个“读书报社”,并加入“七君子”组织的“人民救国会”,经常阅读马列经典著作,思想进步很快。他在作文里也反映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尤其是对国内外政治形势,有比较清楚地认识。解放初期,原中华职业学校校长黄炎培发现徐赓的一篇遗作,亲笔题写,给予很高的评价。

“七七”事变后,身为“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成员的徐赓同志,在党的领导下随即投入了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爱国进步青年成立了“民众宣传团”,向扬州地区广大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徐赓同志常在街头巷尾以及附近农村,教唱革命歌曲,演街头报剧,贴标语、散传单、宣传抗日。他们又以扬州地方曲调,填好抗日内容的新词,进行演唱,深得地方群众的喜爱,效果很好。徐赓同志以他豪迈的文书,写了许多新诗、短篇散文和小说,油印散发,传播革命思想,使广大群众受到深刻的教育。

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经过多次的革命考验,刚满二十岁的徐赓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抗日战争爆发后,徐赓等同志为了提高和锻炼自己,响应党的号召,决定到延安抗大学习。抗大毕业后,徐赓在安徽六安县加入“江都文协会流动宣传团”,意志坚决地做党的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正确地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机智勇敢,无私无畏,出色地完成党的任务。在工作团里,曾有一个国民党员进行挑拨离间,阴谋分化团员,想拉一部分人到国民党保安团去。徐赓同志领导团员揭露挑拨者的卑鄙阴谋,团结了同志,孤立了敌人。

1939年10月,徐赓同志任中共全椒县委书记,他受命后从路西根据地来到国民党安徽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古河镇。他在古河的公开身份是古河区动委会指导员。全椒的古河镇地处和县、含山、巢县、合肥等五县接合部,是桂系统治皖东的政治中心,继之成为皖东反共大本营。徐赓同志到达古河以后,坚决执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他领导和支持地下党员,利用公开和合法的身份,深入群众,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组织青抗、农抗、妇抗等各种抗日群众团体,先后在古河周围农村发展党员。他经常以《皖东日报》的记者名义,往返白区各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并且发动一部分党员利用在国民党县政府和区、乡工作的合法身份,加强对区乡自卫队的教育争取工作,使之拥护共产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1940年初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时,全椒县赤镇区、周岗区两个区的自卫队三百多支枪,全部交到新西军四支队来,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溪乡张家仓房大地主张渭清欺压盘剥佃农极为残酷,徐赓同志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告张渭清十大罪状:他违反孙中山先生减租减息的规定;放高利贷盘剥群众;租田给佃户要收押板金;要佃户一年请一次看租酒,还要供应鸦片烟;要佃户送谷登仓;要佃户服无代价的劳役,红白喜事要佃户于活,连饭都不给吃;充当汉奸,日本军来时,他在大门上插日本国旗,还在墙上贴“欢迎大日本军”的标语等……石溪群众拿出状司去全椒县政府请息,受到县长朱遂(进步人士)的支持,在取得实行“二五减租,分半付息”的斗争胜利后,徐赓同志建议在石溪街头树立了一块大石碑,铭刻参加斗争的八十个佃农姓名,以为纪念。

1940年初,安徽形势逆转。皖东国民党反动派即将掀起反共高潮。为了防止国民党的突然袭击,皖东省工委决定在古河白区工作的地下党员,包括政二队、省三工作团,动委会,妇女工作团和在国民党机关内的二百多名干部,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撤退,并将这一任务交给徐赓同志负责。

徐赓同志接受这一任务后,做了大量的组织安排工作,很多同志都是他个别秘密通知的。当时,一批批同志陆续安全撤退到了全椒县的周家岗、枣岭集一带,由工委书记刘顺元接转组织关系,分配工作。撒退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大约在1940年三月上旬,徐赓同志怀着对党负责,对同志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决定再到古河检查一遍。其时由于人员一批批撤走,已引起古河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形势非常紧张。当他再次决定往古河去时,途经河西李周家岗区政府,当时担任周家岗区区长秦超,区员滕野翔(均系中共党员)两人劝说他不要去了,徐赓同志担心我们的同志没有撤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再次前往古河,此时此刻,他一心想着要撤出全部同志,圆满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让同志们回到党的怀抱……但是万万没料到,敌人已经在暗中注意他了,当他完成任务返回途中,被桂系“谭支队”(即第二十一集团第十游击纵队)逮捕,随即秘密杀害于龙山。

我们的好县委书记,在组织了200多名干部全部安全撤退以后,唯独将他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人民的事业!

徐赓同志牺牲时,年仅二十三岁。他身材颀长,体格精瘦,但意志坚强、能吃苦耐劳;他作风正派,艰苦朴素,平易近人,且勤于思考,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而且善于正确解决问题。在危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同志们的安全,却将自己置之度外。他的牺牲,是党的一大损失。他的英勇事迹,在皖东皖西革命史上增添了光辉的一页。(沈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