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是种一茬收获两次的水稻,具有省时省工、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米质优等优势特点。近年来,休宁县积极推动再生稻种植,各乡镇积极响应,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模式,高效利用耕地,提升粮食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榆村乡:服务紧跟上 种好再生稻
近日,休宁县榆村乡为民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冒雨来到桃溪村桃源组卢东来、唐月进两户的再生稻育种田块,实地察看苗情生长情况,并指导农户做好秧田清沟沥水,防止烂秧情形出现,确保再生稻秧苗正常生长。
今年是榆村乡首次推广种植再生稻。为帮助村民种好再生稻,榆村乡从3月中旬开始分别在水稻面积较多的富溪、榆村、太塘和桃溪等村举办再生稻栽培技术培训会,由农技干部传授再生稻栽种技术,并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帮助农户逐步掌握再生稻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农户对种植再生稻的信心。
目前,榆村乡再生稻正进入关键的育种阶段。下一步,该乡将组织农技干部深入田间,开展再生稻种植技术全流程指导,填补再生稻种植空白,为稳定粮食生产和实现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子。
溪口镇:推广发展再生稻稳粮又增收
眼下正值再生稻头茬育苗的重要时节,连日来,溪口镇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抢抓农时开展再生稻育秧工作,保障水稻增产增收。为做好再生稻育秧工作指导,溪口镇为民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频繁出现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种植和田间管理服务。
“播种前一定要用药剂浸种消毒,推荐采用‘旱育保姆’旱育秧或大棚集中育秧。若水育,一定要催芽后播种,严禁哑谷或干谷播种,催芽标准为‘根长一粒谷,芽长半粒谷’。头季收割后,灌水发苗,施少量的肥,在水分、养分、温度适宜时,稻桩上的腋芽就会重新长穗,最终实现一种两收。”溪口镇为民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正向溪口、江潭、石田等村的种田大户培训再生稻的种植要点。据了解,2024年,溪口镇计划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700余亩,再生稻亩均产量达到800公斤以上,达到稳粮增收的目的。
五城镇:开启“再生稻”新篇章
春争日,夏争时,眼下正是再生稻育秧的关键时期。在五城镇星洲村的农田里,农民身影忙碌,有的摆盘、有的填泥浆、有的撒种、有的塌谷,再生稻育秧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播种前一定要用药剂浸种消毒,水育一定要催芽后播种,严禁哑谷或干谷播种,催芽标准为‘根长一粒谷,芽长半粒谷’。出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温度控制在25度-30度之间,若超过30度,打开农膜通风口降温炼苗。”镇农技人员向农户发放讲解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宣传资料,认真倾听农户提出的问题并耐心解答。
据了解,2024年五城镇再生稻种植面积820亩左右。为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下一步,五城镇将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再生稻秧田管理以及后续的移栽、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开展跟踪技术指导。(叶天寿 吴春九 宣丽 黄兴贵 吴晨 程自强 胡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