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专题报道
红润椒陵丨致敬烈士张宏
来源:沈军 2024-04-07 15:15:09 责编:侯剑 胡明兵 王逸群

编者按:2024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火种,安徽党媒云老兵融联合全椒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围绕该县各个时代英烈事迹,共同推出《红润椒陵》主题策划。

张宏同志,又名张义植,后改名马义宏,江苏扬州人,任全椒县古河区的区委书记,他对外的公开身份是皖东第五行政区动员指导处的宣传干事。

为了开展活动,张宏同志要求第五战区政治总队第二中队(简称“政二队”)干部去那里工作。政二队队长裴膺熙(系国民党的党务专员)安排洪波随刘文昭(当时“政二队”地下党的支部书记)、陈宝珍(国民党员、小学教员)和盂宪波到皖东动员指导处工作。

当时洪波才十九岁,缺乏社会经验,对调他到动员指导处做妇女工作,整着一肚子闷气,整天除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外,就是看书,默默无言。他和张宏同志同在一个大办公室,办公桌紧紧靠在一起。时间久了,他当然能看出这名小同志的心事,一有空就和他谈妇女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困难,像老师对待学生那样循循营诱,这让洪波心里很受感动。

不久张宏同志将一本新四军军部出版的杂志借给洪波,其中有一篇题为《阶段》的文艺作品,写得真实生动感人。主要内容是反映一个女同志从不愿做妇女工作到自觉地做好妇女工作的事迹。这篇文章对洪波的启发教育很大,深深感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未能自觉地去做好妇女工作而自愧。在张宏同志的关怀下,这名年轻的同志思想、政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工作也有了不少进步。不久,洪波写了一篇动员妇女参加抗日战争的文章,在《皖东日报》上发表, 受到张宏同志的表扬和鼓舞。洪波感激深深地感叹:我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与张宏同志的热情帮助是分不开的。

张宏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能抓紧一切机会到群众中去,耐心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反复认真地宣传好抗日救亡的道理,一心扑在工作动员上。

当时,动员指导处和《皖东日报》社同住在古河大王庙里,不久省三十工作团也到达此处。在古河大王庙里附近,有一条大河叫滁河,河水常年不断,欢快地向东流去,岸边栽了许多柳树,排列成行,浓荫满地,河边聚居着一些贫苦的菜农和渔民。

张宏利用工作之余,常常到船上、岸边,和渔民或菜农毫无拘束地攀谈,在交谈中有意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为什么要抗战到底,联系到汪精卫怎样卖国投降及中国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等一系列革命道理。他还说,只有停止内战坚持团结抗日才有出路。他的宣传是那样生动具体,浅显易懂,让老百姓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张宏同志并没有单独住一间独立宿舍,而是和大家挤在一个大殿里,住宿是用布幕或席子分开的,他和政二队的年轻同志们的住宿只隔着一道布幕,两边的起居行动都能听得出,有时隔着布幕就说起话来。

张宏同志酷爱马列主义,有时也会问年轻的同志学习情况,检查读书笔记。有一次,他发现政二队的一名小同志在学习讨论会上不常发言。经过促膝长谈后,张宏同志了解到这名小同志因为觉得大都是共产党员,理论水平高,发言不好使人好笑,从而产生了退缩的心理。张宏及时纠正他的思想,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这样年轻不应该存在这些旧意识,虽然离开了原本的封建家庭,但旧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一定要加强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以后在会上踊跃发言。”

常年的革命斗争,让张宏同志锻炼出高度的革命警觉性,作为县委组织部长,他也时刻提醒其他同志要保持警觉。在全椒县周家岗民运工作组,有经过长征的红军干部,还有三八年参加新四军的干部,他们都有实际斗争经验,和民运工作组本地的工作人员彼此相处融洽,无话不谈。

有一名年轻的小同志交谈之中向他们介绍了真实姓名,以及全椒工作的情况。张宏同志知道后,立即向这名小同志提出警告,他说,“这里是游击区,情况很复杂,随时有被抓的可能,不能无所顾忌什么都谈,如果这些情况落到坏人手里,党的机密就会完全泄露了,这将给党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啊。”随后,他在这名小同志的本子上写了关于一个共产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警句,让他熟记于心,时时鞭策自己。

张宏同志于一九四〇年五月调往津浦路东。曾在嘉山、仪征两县任过县委书记。一九四二年他不幸患了急性肠炎。在当时缺医少药穷乡僻壤的农村,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终于被病魔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张宏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他虽然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但他满腔热情的革命精神,将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沈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