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传古韵 经典润童心——砀山县经典诵读西关小学古诗词展演活动
来源: 范晔 阚娟卫 2024-04-07 19:10:25 责编: 陈亮

诗的言语,典藏着华夏五千年悠悠历史,词的声音,演绎着贯穿古今的不朽传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亲近经典,推动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营造书香校园。4月3日,砀山县西关小学举办“诗词传古韵·经典润童心——砀山县经典诵读西关小学古诗词展演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中共砀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争奇,砀山县政协副主席吉瑞华,砀城镇党委书记张学花,砀山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薛同辉,砀山县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陈凤娟,砀山县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王秀侠,砀山县西关小学校长钱宗峰及砀山县各学校校长。

0

活动前,小引导员邓卓函引导各位领导至剪纸展览处参观西关小学教师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参观过程中由小小讲解员们为大家详细介绍每幅作品的精妙之处及所蕴含的意义,走在剪纸长廊中领导们时而驻足细细品味,时而发出惊叹,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大家赞不绝口,陶醉其中。随后,大家有序步入会场,活动正式开始。

集体背诵展现了西关小学的文化底蕴,文化的传承。各年级代表班精神抖擞,自信满满,由领导们从班级背诵篇目中随机抽取,学生进行背诵,学生们诵读声音洪亮、情感饱满,展现出西小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江山代有才人出”,此项活动集结了来自各年级的7位诗词少年展示自己的古诗词诵读功底,他们分别是王汶兮、孙浩轩、徐艺菲、丁皓哲、周琨淇、邓卓函、李承翰。由领导们随机抽取个人背诵的篇目序号,诗词少年背出所对应的诗词,七位少年都有着惊人的诗词积累量,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传承的力量。

春城无处不飞花,以飞花令的形式,去重温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诗句,唯有深厚的诗词底蕴才能自信地站上我们的舞台,西关小学优秀学生代表孙一博同学以飞花令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惊人的诗词积累量。领导们在花、月、春、雪、楼五个令字中随机抽取,孙一博同学即时背诵含有对应字的诗句。除飞花令外,孙一博同学还进行了诗词接龙,展示自创诗词,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他对古诗词的热爱。

古诗词背诵让诗词流传千古,将诗词演绎更是另一种文化的传承。西小的老师和学生们将诗词改编,以唱跳的形式演绎古韵,传承经典。

教师代表带来的《月光下的中国》,表达了対祖国的热爱。

一年级组《元日》:在这草长莺飞的三月里,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的《元日》传递出孩子们对热闹的新年的喜爱与期盼。

2

五年级组《毛泽东诗词二首》:孩子们用诗词展现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黑暗中带领着我们将希望的火种形成燎原之势,带领新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之上。

二年级组《古诗联唱》:二年级的小朋友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潇洒豪放,杜甫的忧国忧民,陆游的爱国情怀,激起了大家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历史和博大精深古诗词文化的崇敬。

三年级组《水调歌头》:在孩子们的婉转悠长的吟唱中仿佛听到千年前古人对头顶的那轮明月无穷的追问,寄托的无限情思。

六年级组《诗韵四季》:学生们用轻盈的身体,饱满的情感演绎出古人笔下春华秋实、夏蝉冬雪的四季之美。

四年级组《满江红》:同学们身着红妆,用气吞山河的吟颂歌唱演绎了一位战乱年代真正的英雄——岳飞。

3

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烟雨江南,从山林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光,一首首的诗词歌赋,让我们感受到了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未来,砀山县西关小学将继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诗词歌赋的幼苗在学生心中茁壮成长,一路生花。(范晔 阚娟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