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实施“四个四”工作法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源: 李俣同 2024-04-09 14:52:19 责编: 王霞

近年来,祁门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本地特色,集中力量、集中资源,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闪里镇牛车中心村以“五微”理念为引领,围绕任务推进、要素保障、项目协调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采取“四个四”举措,促进村庄价值迭代升级。

四个“一”把准任务推进“源头关”。明确一个主题。深耕村庄资源,以“生态叶家、嬉水牛车”为口号定位,围绕“生态、水、牛、车”四个关键词深度做实打造文章;制定一张“蓝图”。坚持规划先行,聚焦长远发展,根据村庄地形细分打造区域,将村庄分为烧烤区、嬉水区、垂钓区、儿童区、田园区、生活区共6个区块。成立一个专班。组建以镇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班子成员抓落实的工作推进专班,明确任务分工合力推进;出台一份方案。即《牛车中心村项目推进调度方案》,以横道图形式按周分配年度建设任务。由镇主要负责同志定期对建设情况进行复核,形成工作闭环。

四个“建”把握项目建设“协调关”。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镇村一体协同的三方协作推进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调度,全方位推进牛车中心村建设;建立领导联系机制。根据各项目涉及的县直主管部门,明确安排一名分管领导联系对接,确保各类项目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理念统筹推进;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实行“村呼叫、镇必到”的问题反馈机制,村级对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工作专班,工作专班进行收集分类,在政策范围内研究解决;建立五老调解机制。成立“叶家村边界红”志愿服务队,整合村内的“五老”优质资源禀赋,融进村内各个网格中,让“五老”人员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微奉献”余热。

四个“化”把牢村庄打造“后勤关”。固化建设项目。根据村庄主题特色,锚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围绕“五微”理念的五个大方面,扩充村庄建设内涵,因地制宜地谋划了24个特色项目;强化用地保障。结合项目固化清单,认真梳理把握用地需求,高质量完成有关项目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收储工作,共征地14亩,收储房屋2栋;深化技术支持,以“有经验、有情怀、有技术、有理念”四个“有”作为村庄施工队伍的选拔标准,以“边施工、边整改、边恢复”的三个“边”要求严格落实实施,积极寻求手艺好的乡土工匠入村设计节点。共打造祁“遇”五小园节点30余处,打造打卡小品20余处;优化资金使用。一方面对接县国投公司、县乡村振兴等部门,争取了其他配套资金的衔接。另一方面以“花得少,搞得好”为建设理念,充分利用“竹石、老砖瓦、老罐缸、老石板”等省钱老物件开展微改造提升。总计投入和美乡村专项资金250.68万元,其他项目资金配套141万元。

四个“变”把好乡村产业“发展关”。撬动业态配套的“蜕变”。从接待能力等角度出发,部署实施旅游配套类设施,新建1座旅游公厕,打造4处便民广场、2处停车场;督促业态引进的“求变”。充分挖掘村庄发展内容,跳脱固有化思维,围绕村口河岸和手艺人才,引进了根雕、烧烤、垂钓等新业态;鼓励业态落地的“质变”。以政策优惠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鼓励村民和外来资本创新创业,祁门县徽桑园蛋白桑有限公司等2个运营主体在村内落户;助推业态运营的“蝶变”。积极配合业态落地,不断完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根雕展示馆”“牛车乡风馆”“牛车烧烤基地”等新业态的打造,并由村集体开展试运营,截至23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70万元。

今年以来,祁门县以省级中心村建设、自然村整治、美丽宜居村庄创建、亮点村推进等为抓手,聚焦城乡接合部、骑路村庄、阊江、大北河等沿线沿岸村庄,以农村“三大革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和河道清理等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截至目前,全县共清理水塘沟渠221口,清理畜禽养殖粪污352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836人次,清理乱搭乱建494户,清理废弃广告牌212处。(李俣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