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颍东区
颍东:他保家卫国 她教书育人
来源:任刚 2024-04-16 18:12:41 责编:方欢 许梦源 王逸群

IMG_256

王燕玲的“全家福”

“爸爸,下次回来,一定要给我买玩具小汽车。”“我要买奥特曼玩具,还要新衣服。还有,别忘了给妈妈买包包……”2024年清明小长假,在海军某潜艇部队服役的潘三峰依旧未能回家。王燕玲带着双胞胎孩子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发给丈夫,以解相思之苦。

34岁的王燕玲拥有多重身份:双胞胎孩子的母亲,身处偏远乡村的特岗教师,军人的妻子。据王燕玲估算,结婚7年来,她和丈夫相聚的时间总共不过200多天。夫妻俩有个约定:他保家卫国,她教书育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用心呵护每个孩子

作为乡村学校的特岗教师,王燕玲在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中心学校工作。4月7日上午,她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几名学生交流谈心。“临近中考,要抓紧复习。有什么心事,跟老师说,我们一起解决。”王燕玲的这番话,让孩子们心里暖暖的。

王燕玲所带的班级留守儿童占比较高。2023年下半年,她注意到学生苗苗(化名)上课时神情恍惚,成绩下滑,并流露出悲观情绪。经了解,苗苗家庭环境特殊,导致她心情抑郁。“有什么话就跟老师说。如果觉得不方便说,就写在作业本里,好不好?”王燕玲与苗苗约定,每天放学时,苗苗将心情写在作业本里,王燕玲则通过批语形式耐心开导她。在王燕玲的疏导下,苗苗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王燕玲家住城区,为方便教学,有时就住在学校宿舍里。在她看来,偏远的冉庙乡中心学校就是她的第二个家,每个学生都是需要她用心关爱的孩子。每年冬至临近,她都会给学生买上一杯奶茶,并告诉他们:“你们就像奶茶一样,都是我捧在手心里的宝。”

IMG_257

王燕玲(中)与学生谈心

学生们敬仰的“军嫂妈妈”

在学生们眼中,王燕玲是可敬的“军嫂妈妈”。课外活动时,孩子们喜欢围着她,听她讲述军人的故事。王燕玲也时常回忆起与爱人相识的点滴。

2016年,作为阜阳市临泉县吕寨镇走出的大学生,王燕玲考入阜阳市太和县一所学校任教。不久,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潘三峰。当潘三峰身着白色水兵军服出现在她面前时,那股特有的军人阳刚气息,让王燕玲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憨厚的小伙子。

2017年10月,两人结婚。婚后,王燕玲才意识到身为军嫂要付出的牺牲和承担的责任。“起初,我只知道他是一名水兵,后来才知道,他的工作那么重要。”潘三峰是海军某潜艇部队的水兵,负责某型潜艇的操作维护。每年总有一段时间,王燕玲收不到爱人的任何音讯。

直到2年后,王燕玲作为军属前往潘三峰部队探望,才真切感受到爱人所肩负的责任。狭窄的艇内空间,眼花缭乱的按键,让她深刻体会到潘三峰和战友们为了守护祖国海疆安宁,驾驶潜艇巡航大海的不易。他们往往需要在黑暗的海底度过10多天甚至更久,连浮出水面看一眼阳光、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为奢望。

给爱人做坚强后盾

2024年是潘三峰在部队服役的第19年,也是王燕玲成为军嫂的第7年。虽然曾有过失落的时刻,但王燕玲总是咬紧牙关,坚强面对。

有一年,王燕玲的婆婆生病,她白天要上课、处理班级事务,晚上还要照顾婆婆,经常是一下晚自习,便开车1个多小时,带着两个孩子往医院赶。当医护人员问她为何丈夫没来陪护时,她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每当看到别人全家团聚时,心里就特别难受。”王燕玲说,但既然选择了军嫂的身份,就必须给爱人做坚强后盾。

因潘三峰岗位特殊,每年最多回家一两次,且不超过40天。更多时候,王燕玲只能拍摄短视频发到部队相关工作人员处,以这种方式向爱人传递相思。

潘三峰所在部队里,身为教师的军嫂不在少数。在一次军营探访时,战友们送给王燕玲一句话:“帅,多一笔是教书育人;师,少一笔是保家卫国。”王燕玲说,爱人保卫海疆,自己教坛耕耘,“无论是作为乡村教师还是军嫂,我都感到无比自豪。”(任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