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段不长不短的旅程。如果说,岁月匆匆、人生短暂的话,那么四五十岁则正是大放异彩的精彩时光。2014年到2024年,退役军人吴怀春从43岁到53岁,都是在霍山县上土市镇龙金村的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度过的。
吴怀春,1971年10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5年1月退伍后分配到霍山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从2014年10月到2024年6月,吴怀春在霍山县上土市镇龙金村一待就是10年。10年来,吴怀春先后担任龙金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队长,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先后荣立“全省脱贫攻坚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全县最美扶贫干部”“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县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并在“全县选派干部年度考核”中连续10年获得“优秀”等级。
一
龙金村是由原三河、茶园、龙金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的深山区大村,总面积20.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00多米,是全县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作为主要负责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书记。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吴怀春时刻牵挂的还是村内产业发展和全村134户390人的建卡立档贫困户。在这些贫困户中,因病、因残、因学,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者居多。
“李秀英家中有两个女儿上学,爱人何云才又是一位残疾人,生活条件很差。”吴怀春介绍,他初次上门调研时,看到李秀英家中虽然贫困,但每个人都十分勤劳,丈夫何云才少年时左手三级残疾,妻子李秀英一点也不嫌弃,嫁过来后勤俭持家,两个女儿正在读书,家中经济来源少。他看到屋旁菜园地里的土菜长得十分茂盛,家中饲养的猪、鸡的长势也十分可人,就劝她到镇政府街道上开一个土菜馆。
“何丽、何双丽,你的两个女儿的名字中都有一个丽字,这个土菜馆就叫双丽土菜馆吧。”吴怀春带着他们在靠近上土市中学的街面上找了一间店面,又帮他们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随后,“双丽土菜馆”就在一阵鞭炮声中开业了。
小店开业容易,但每天都要现金买菜啊。“不要怕,开业启动资金我来想办法。”很快,5万元的小额免息贷款批下来了。小餐馆长期经营当地土菜,并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一下子就红火了起来,当年就收入10多万元。2018年12月,李秀英户光荣脱贫,两个女儿也先后考入大学,李秀英还荣获“霍山县创业之星”的荣誉称号。
二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大多数贫困地区面临的共同的难题。在龙金村,修路也是每一个村民共同的期盼,但龙金修路最大的困难不是资金,不是技术,不是材料等问题,而是协调问题。因为龙金地处深山区的最深处,要想修通最边远的公路,就必须占用外村的水田、山场或者茶园、竹林等土地。多年来,龙金村先后修建了多条村组级公路,但大多数都是“断头路”“内循环路”,与村外的边界地区一直无法打通,村民们只能望路兴叹。
吴怀春上任第一天,走在凸凹不平的土路上,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作为龙金村的第一书记,虽然对外村的土地无权过问,但给龙金村民修一条出门讨生活的出路却是份内职责。“尽管无权管理外村,但修通了边界的公路,对村内外相邻群众沟通交流也有方便的地方。”吴怀春多次赴邻近几个村调查走访,在镇党委、政府和邻村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吴怀春带领村民先后拓宽改造了“龙三路”,拓宽加固了“三茶路”,改建硬化了“白黄路”,新建了“岳家山路”和“项家岭路”,同时配套建设了上湾、王家湾、三河3座桥梁,使龙金村北通省道318线,东与省级风景区铜锣寨、陡沙河温泉小镇相连,东南与太阳乡和大别山白马尖风景区实现了无缝对接,西南与太平畈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正当公路建设顺风顺水的时候,没想到意外还是发生了。2015年6月的一天晚上,吴怀春召集胡家湾居民组召开群众大会,主要任务是协调袁上冲组级路占用胡家湾居民组的土地、山场等问题。袁上冲居民组是村书记李维碧的家乡,李维碧一直要求把全村另外24个居民组的公路修好后再修袁上冲路,吴怀春被这种“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但袁上冲居民组也是龙金村的一个组,作为村第一书记,要有全盘考虑的思想,也就是说,必须确保全村25个居民组共同告别“无公路”历史。没想到的是,与外村协商路基问题,群众都很支持,除了特殊情况给了少量补偿外,其他几乎没提什么要求。
但在胡家湾开会时,村民们要求在修建袁上冲主线路的同时,必须同时修通胡家湾组的支线公路。按照镇政府“先主线、后支线”的村级公路建设规划,需要先修通袁上冲组级主线路,然后再考虑其他支线公路。“不行,这绝对不行。”村民们情绪十分激动。“等主线路修通后,我们的支线路也就黄了。”村民们说,“如果主线、支线同时开建的话,我们愿意让出占用的全部土地和山场,不要任何补偿;但如果不修支线的话,占用的土地给再多的钱也不卖。”会议陷入僵局,尽管镇村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劝说和承诺,村民们就是听不进去。会议一直开到次日凌晨两点,仍然毫无进展。
“就这么干!”虽然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吴怀春却异常地清醒,“两条路同时开工,天亮后我去请示镇政府,建议两条路同时设计,同时招标,同时开工建设……”5个月后,两条路双双通车。村民们也信守承诺,没拿村里的任何补偿款。
三
扶贫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而增加收入的渠道主要靠产业。龙金村的传统产业有三项:一是茶叶,二是天麻,三是茯苓。全村茶园面积大,茶叶品质较好,曾拿过全国大奖。该村茶叶的主要问题是春茶出芽迟,鲜茶草卖不上价。吴怀春经多方调查走访,并请教茶叶专家。专家们认为,当地山高地冷,传统茶树畏寒性强,“只有更换茶树品种才行。”于是,吴怀春请来茶树专家来村讲课,指导群众新辟和低改茶园2500多亩,一律新栽“舒茶早”新品种。
村民们积极性很高,一举用光了县茶茧办育苗基地送来的全部新茶苗,一位村民还个人出资3000多元从外地购进3亩多茶苗。乐家山村民组的严家淦是一位种茶能手,但由于当地茶叶品种不好,茶叶一直卖不上价。吴怀春带着茶叶专家深入茶园调研,并对土壤进行科学检测,帮助实施老茶园改造2亩,新建茶园6亩。3年后,严家淦每年茶叶收入超过1万元。龙金村新茶园建成后,春茶出芽平均较往年提前3—5天,茶价平均每斤增加30元左右,全村仅此一项就能为茶农直接增收150多万元。
除茶园建设外,茯苓、天麻也是龙金村的主导产业。吴怀春上任后,对天麻、茯苓进行了一番改良,大大提升了这一产业的品质和产量。天麻原是一种野生道地中药材,改家种后,有两种栽培方法:如果用一代种的话,产量高,但成活率低;如果用二代种的话,产量低,但成活率高。当地人为保险起见,大多数选择二代种,宁可产量低一些,也要让它先成活了。“如何取二者之长呢?既要有较高的成活率,又要有较高的产量,才能确保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呢。”吴怀春苦苦思索着“鱼和熊掌兼得”的好方法。许多群众笑了:“我们种了几十年的天麻了,如果能二者兼得的话,我们不就早搞好了,还能等到一个城里的书记来搞了?”吴怀春偏偏不信这个邪,只见他从镇农技站、县中药材局等单位请来一大堆技术员现场把脉,并多方测验,终于攻克了第一代种子成活率不高的难题,使全村天麻生产走上了高产发展的快车道。
“吴书记,你把天麻搞好了,如果能把茯苓的质量再搞上去,您就是活神仙了!”开始持怀疑态度的群众,终于信服了,没想到又给他出了第二道难题。吴怀春通过调查了解到:茯苓只有野生化才能解决品质的问题。这一次,吴怀春不走专家路线,而是直接找到专业户耿家升联系,让老耿先行试验,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耿家升原来是村干部,对茯苓生产一向有研究。他果然不负重望,目前已在活树兜上栽种成功,尽管产量还不高,但品质已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
四
贫困村之所以贫困,主要是村级集体经济落后,造成无钱办事、无力办事的窘境。吴怀春上任时,村级集体经济每年只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几年来,吴怀春通过村流转土地发展菊花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加工及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种经营发展模式来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先后种植菊花50亩、红灯笼大椒15亩、苍术10亩、油菜50亩,稳定带动就业200余人,全年用工约5000人次,发放务工工人工资3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先后跨过10万元、20万元、30万元、40万元大关,2023年已迈上了50万元的台阶。
大河有水小河满。刚开始上任时,吴怀春就反复思考:扶贫工作怎么干?村级集体经济怎么上?如何在“大河”“小河”二者之间协调推进?
问计于民——吴怀春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民。“我们这里是大山区,山高天气寒冷,搞产业不行。”许多村民认为,“只有外出打工一条路。”吴怀春逆向思考:“海拔高气温低,何不就势发展反季节疏菜呢?”于是,吴怀春利用战友的关系,专程赴山东省寿光市考察蔬菜种植模式。寿光蔬菜全国闻名,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种全。吴怀春专门挑选了几个品种带回龙金村试种。几番耕耘,村民们认为这些外地蔬菜有些水土不服:“还不如种当地的大棚蔬菜呢。”村民们的意见传到吴怀春的耳朵后,他连忙跑到县农委咨询农技人员。几番咨询了解,几番计算成本和收益,农技人员觉得龙金村远离城镇,蔬菜运输成本高,大棚造价高,且山区雪大风急,容易破损,种大棚几乎赚不到钱,只能图个热闹。
船小好调头。吴怀春马上想到种植菊花项目。说到菊花,相信很多的人都会说出很多的品种,相信很多的人也知道什么样的菊花泡茶会好喝。其中也会有很多的人会知道黄山贡菊,黄山贡菊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菊之一。吴怀春从网上了解到,黄山贡菊是生长在高海拔山地的一种菊花,产自安徽省著名的世界旅游胜地黄山,主产区在黄山歙县金竹村一带。2018年初,吴怀春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赴歙县考察,他们发现,歙县黄山贡菊产地山峦起伏,绿水长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均气温16.4℃,属热带北缘区,特别适宜贡菊生长。对比歙县外围条件,霍山县龙金村的地形地貌十分相似。随后,吴怀春通过霍山县扶贫移民局的负责人,找到了黄山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园艺师章庆华。据章庆华介绍,发展黄山贡菊周期短,效益高,是一个很好的扶贫项目。考察归来后,吴怀春把发展菊花项目的想法给县扶贫部门和镇政府负责同志作了专题汇题,并多次召开村委会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发展菊花产业是一个好项目,种植菊花在理论上也没问题,但启动资金、技术指导、加工生产、市场销售上都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菊花生产必须按市场化操作。”吴怀春在村“两委”会上要求,“我们村成立一个公司来专门从事加工生产。”2019年,村公司种植菊花20亩,收干花3000斤;2020年,村公司种植菊花40亩,收干花6000斤,获收入2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对道地中药材的种植,种植丹参、黄精50亩,开发天麻大棒食用菌生产技术设备;结合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招商引资,开发张家湾民俗体验园;开发天尚杜鹃花万亩长廊、乌龙寨、白羊尖等风景区建设:登山步道、赏花亭、观景平台、自然停车场、野外露营地、清理乔灌木、农家乐民俗客栈等设施;盘活现有资产,把村里的三河电站升级改造,在原有发电机组上在新增加1台400千万发电机组,实施错峰发电,从而提升村级发展水平。”吴怀春信心满满地说。(张同球 汤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