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宿松县
宿松“兵支书”罗光全:带领村民蹚出一条振兴路
来源:祝荧 2024-05-08 08:49:39 责编:解丹丹 许梦源 王逸群

1989年入伍,2000年退役,穿上军装,他敢想敢为,善作善成;脱下军装,他是一名“兵支书”,从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精神文明等处入手,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乡村第一书记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作为第一书记,我的责任就是让产业更兴旺、让我们的乡村更美丽、让村民更富裕。”燃灯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光全在谈及驻村三年来的体会时这样说。在多年驻村工作中,燃灯村的村集体经济迅速发展,村容村貌也因此发生改变。

坚持党建引领,当好组织建设的“带头人”

为建强党组织堡垒,罗光全以学习“党章”为核心,每季度第一书记上党课为标配,每月一次主题党日教育为凝心聚力突破口,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及集体学习中善用群众智慧,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党建和村级工作当中,提高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觉悟和服务意识。

针对村党组织涣散的情况,对部分外出不能回乡参加党支部活动的党员进行谈心谈话,对无故多次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进行谈话示警。与外出的17名党员持续保持电话联络。同时吸纳新鲜血液加入,近3年共发展正式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图片1

推动村民增收,当好产业兴旺的“领头雁”

根据燃灯村村情,罗光全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村级项目实施。先后争取财政衔接资金100万元用于新建和提升油茶基地,60万元用于茶叶基地巩固提升,30万元建成茶叶加工场。通过大力发展油茶和茶叶,多方面拓展村级集体收入,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万元。    

针对村内百姓农产品销售存在的困境,罗光全积极联系帮扶单位、社会爱心人士,采取送货上门、朋友圈售卖等方式销售。三年来帮助老百姓销售各类农特产高达18余万元,将老百姓的农产品销售到北京、江苏等地,交警大队的食堂、县城大大小小十几家酒店,都成了燃灯生姜的客户。

2

3333

“罗书记,感谢你,过年的钱有了。”农历新年前,罗光全将1000元生姜款送给庙口组吴成启老人时,老人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老人简单朴实的话语,更让罗光全觉得身上责任的重大,也更加坚定了他为百姓服务的决心。    

完善基础设施,当好美丽乡村的“排头兵”

刚到燃灯村时,村内的为民服务大厅十分破旧,罗光全到处奔走,争取了党建专项资金两万余元。刷新墙面、撤换破旧过时标识标牌,逐步将封闭式为民服务大厅改造成了开放式大厅,村部面貌焕然一新。帮扶期间,罗光全争取资金274万元,硬化组级道路8条、新建水塔6处,提升村级文化体育广场;新建村部防护坡、停车场,解决滑坡危险、停车难等问题;整治长溪河河道,美化望月亭,打造网红打卡地“千年燃灯,世外桃源”。

9890bb742d3164a96bbe3c62178fd70

燃灯村主干道逢年过节必堵车,罗光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党员大会上他对全体村民许下承诺,路不修通他不走。2024年年初,主干道扩宽工程正式开始动工,彻底解决村民出行一大难题。    

加强基层治理,当好乡风文明的“守护者”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驻村以来,罗光全坚持把推动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入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用榜样的力量传递正能量,树立崇德向善的精神坐标,引导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弘扬传承良好家风乡风,培育文明新风尚。

14588b46007f6e4a380b894340f1333

在全面推行“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后,罗光全带头签署《丧事简办承诺书》,采用张贴标语、播放广播、直接宣讲、个人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村内发生红白喜事,他第一时间入户对接,引导村民树立移风易俗意识,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真正做到丧事简办、喜事新办。这些举动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肯定,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全村红白喜事花费户均大幅下降超万元。

罗光全发挥帮扶单位优势,驻村3年来,向文旅体局申请到村体育器材2套,图书1000余册。多次组织文艺轻骑兵到村演出,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活动,极大程度丰富了群众业余文体生活,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祝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