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临河镇四顶社区“1234”模式发展集体经济
来源: 樊如茵 2024-05-16 14:00:02 责编: 陈亮

近年来,肥东县长临河镇四顶社区发挥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依托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以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围绕“1”个产业、“2”类资产、“3”种资源、“4”条路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18年的48.5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46.9万元,近三年股民人均分红达到110元,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做强“1”个产业,带动村民共发展。四顶社区拥有5.3公里湖岸线,6000多亩山林,距安徽省政府不足20公里,境内有庐阳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和巢湖风光。近年来,四顶社区以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依托自然风光和区位优势,瞄准近郊游、周边游、乡村游等消费需求,采取“合作社+农户+企业”的方式,在保障农民主体利益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民宿经济。通过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牵线搭桥,与52户村民签署为期20年的流转合同,把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交由专门的公司进行运营和管理,不仅让破旧的老宅焕然一新,农户还可以一次性得到租金,每年还有分红,村集体也增加了管理费,真正实现了合作社、农户、企业三方共赢。目前,社区已有四顶山居、南山庐院等不同层次民宿14家,共有81间客房、103个床位,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收益15万余元,农户共增收100多万元。在民宿经济的带动下,四顶社区的研学、露营、茶社等旅游方式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多元开花。

盘活“2”类资产,整合资源促发展。一是盘活集体资产。2017年,社区对村级集体所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明确产权归属和经营状况,通过盘活闲置的四顶小学,打造升级《南山庐院》特色民宿,年收入8.6万左右;通过租赁闲置的黑石小学开展研学游项目,年收入11.8万左右。利用集体荒芜土地及沙滩与索菲亚婚纱馆签订流转协议,打造婚纱摄影基地,年收入5万左右。利用闲置巢湖中学与安徽铠注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约,打造大型研学基地,年收益7.6万元。二是盘活农户资产。通过租赁部分农民闲置民房、宅基地63户,招商选资,发展特色民宿、研学、露营等产业,年收入约15万左右。将社区260户农民手中土地,集中整合700亩入股四顶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然后与4家有实力的园林公司协商入股,签订入股协议,合理设置股权分配,实现保底分红的愿望。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收取土地管理费3.5万元。

挖掘“3”种资源,聚焦优势抓发展。一是挖掘红色资源。依托蔡永祥家乡这一红色资源优势,结合四顶山森林公园、巢湖岸边的优美生态环境,打造蔡永祥纪念馆、印象四顶馆、四顶山森林公园、民宿精品旅游线路。2021年,四顶集体经济合作社在四顶山景区安装二台射电望远镜及一台喊泉,每年村集体增收3万元。二是挖掘绿色资源。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依托本地山水资源优势,围绕“美丽风景转化成美丽经济”的工作目标,引进露营、茶社、婚纱摄影基地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在激发文旅新消费活力的同时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9万余元。三是挖掘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村内闲置劳动力,社区与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务输出协议,由社区“两委”根据村民情况推荐介绍,收取介绍费和管理费,每年增收8万余元。

探索“4”条路径,因地制宜谋发展。一是多主体共同参与。打造“一会三捐”模式,村民理事会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村医、老退伍军人和在外杰出人士、返乡创业人士组成,主要参与村庄规划、协调、监工全过程。目前,社区依靠理事会已帮助居民主动拆除无功能房21处共四百余平米,累计捐款捐物50多万元。二是多途径做大资产。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出资55万元投资入股合肥东部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粮仓项目、四顶山居民宿项目,年投资收益3.5万元;2021年社区经济合作社利用扶贫资金投资循环园义和家园邻里中心建设项目100万元,年投资收益6万元。三是多形式创新经营。引入社会资本承担项目运营,按照“一层群众自住、二层发展民宿,两个门进出、互不影响”的原则,打造“一户民宅、两个院落”休闲度假民宿。目前,已有13户农户加入“一宅两门”民宿集群建设,改造客房26套。四是多渠道搞活经济。鼓励农户和返乡人员利用自有房屋开办民宿、农家乐,目前已有6户返乡人员开办民宿、13户村民开办农家乐,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有效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樊如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