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南麓的宿松县趾凤乡南冲村,群峰叠嶂、林木葱茏,清粼粼的小河从村中迂回而过,一栋栋别墅型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山脚、河岸、田边,面貌一新的村庄呈现出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2022年,张松从省建行下派来到南冲村,退役30年的他不改军人作风,将学与做相结合,由最初对农民、农业、农村知之甚少,逐渐成为对农村发展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行家里手。
3年时间里,在张松的努力下,泥泞山路不再是群众下山、孩子上学的“天堑”,山上的优质果蔬有了销路,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他也因此与当地村民结下深厚情谊。
这条水泥路,让村民的梦想成真
“要是能看到这条路修好,我眼睛都闭得上了。”从城里看病回来,走在泥泞的山路上,一位老婆婆的话深深地刺痛了张松的心。
匡屋路是南冲村之前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的缩影,开始到村工作时,到最边远的村组需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交通、通讯、供电等极为不便,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在一次又一次的不懈奔走下,张松争取到了7万元资金,用于道路硬化,这条崭新的公路就铺到了老婆婆的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周边群众出行,让村民的梦想成真了,获得老百姓的认可。
张松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争取各类资金200万元投入南冲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看,这是驻村工作队给我们通的自来水,吃水再也不用挑了。”村民李大爷说。
像李大爷一样,南冲村很多村民都住在山上,水量、水质都难以控制。一条数千米长的饮水管道解决了山上村民“靠天吃水”的大难题。
作为建行一员,张松在平时的乡村工作中充分发挥单位金融优势,开展为民服务。联系宿松建行为南冲村及周边村民党建引领信用村贷款授信98万元,余额45万元。
目前,南冲村村组入户道路已全部硬化,沿河、沿路的绿化基本完成,中心村绿化、亮化、改厕、污水等均达100%,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建成了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和美新南冲。
这条产业路,让山里的果蔬畅销
致富奔小康,不仅要改善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还必须有产业支撑。
在逐步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张松也在为当地的产业发展谋划着。从去年开始,返乡创业的种植大户贺志伟就不再担心山货的销路了,此前,滞销让他的果蔬经常处在亏损状态。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不能让回乡的创业者失望!”张松说。南冲村最主要的产业是石斛和羊肚菌及茶叶,但像贺志伟的果园一样,都存在产量不高或销路不畅的问题。针对这些症结,张松将自身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他一方面邀请专家对果农进行实用种植技术培训;一方面通过微信朋友圈、抖音等平台途径拓宽销路,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种植基地通路灯后,公路最后一盏路灯照耀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又一座大棚,这是形成种植产业、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一环。
“当年搭建大棚最棘手的就是土地流转问题。”南冲村党总支书记陈乐林至今还记得张松是如何辛苦奔走、苦口婆心,在一周的时间内解决土地流转和其他补偿问题的。陈乐林和贺志伟及村民都认为这个从城里来的银行干部值得信任、值得托付。
张松曾坦言,打通销路只是第一步,他担心的是如何让果蔬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吸引回头客,这也是他3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在前期摸索的经验上继续利用帮扶资金对羊肚菌和石斛大棚进行种植,努力提高村级集体收入。
包括白芨育苗8万元,茶园管护15万元,村集体烘干房和冻库建设资金20万元,羊肚菌和石斛大棚种植资金15万元。2023年南冲村种植的羊肚菌亩产600斤,获得12万元经营性收入;茶叶销售也获得7万多元经营收入。羊肚菌、石斛和茶叶种植直接带动了周边群众22户35人增收,其中脱贫户10户增收,人均增收2850元,帮扶效果明显。
驻村工作队充分挖掘南冲本地资源,大力发展以羊肚菌、石斛大棚种植、茶园种植等村级集体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村集体收入50万元,较2022年增长42.8%,较第八批工作队来之前增长123.7%。全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2年22032元增长到2023年的23420元,增长6.3% 。2023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8824元,较上年增长2640元,增长16.3%。
为打开农产品销路,张松充分利用渠道资源,推介南冲村茶叶、葛粉、羊肚菌等农产品,省分行组织各二级分支行采购茶叶7万多元。2023年上半年共销售茶叶300多斤,羊肚菌300多斤,销售额达17万多元。
在“裕农通”金融服务点,经常向业主和村民宣传相关活动信息、推介金融产品。联系宿松建行业务骨干来村进行金融知识宣传;组织南冲村和周边村种植养殖大户召开产业发展座谈会,向行里推荐符合贷款条件的村企业和周边村企业发放其他涉农贷款160多万元:向南冲村发放村集体贷款41.9万元,为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这条助学路,让山里的孩子有了希望
10岁的小楠与爷爷相依为命,生活很是艰难。经过走访,张松发现小学九成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下定决心给孩子们铺平这条求学之路。为实现教育帮扶工作的公平和帮扶效果的最大化,张松到包括小楠在内的3位受捐助学生的家中一一进行走访调查。哪家几口人,有何困难,他如数家珍。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帮助这些孩子,不管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听说哪里有帮扶意向,他都第一时间跑过去商谈。
在张松的努力争取下,省建行为村里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体育用品和温暖冬装,同时捐赠了数百册图书和办公用品,图书里的爱心卡片让大山里的小朋友了解外面缤纷的世界。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考上大学,让张伯伯骄傲。”小楠稚嫩的声音清晰且坚定。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工作。但我们的人生又多了一份阅历,我们的内心又多了一份牵挂。”张松说,山村是个大课堂,更是个大舞台、大熔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这3年下来感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锻炼了才干。
如今的南冲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与提升,产业内容得到拓展与壮大,农民收入得到显著增加,其可感可见的成效得到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近期,周边兄弟市、县的20批次1000多人慕名前来参观、交流、学习。
2023年7月,张松参加了宿松县“乡村振兴有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活动,并获得优秀奖,代表建行形象全面展示了第一书记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实践中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司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