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严格落实上级政策要求,为帮助部分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特困群体增加收入来源,推动乡村增收致富,通过设立乡村公益性岗位,引导有劳动能力且无法离乡的群体加入村级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输血”为“造血”,持续稳定增收,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保驾护航。
精准选人,落实帮扶。坚持“按需设岗、科学开发、人岗匹配、一人一岗”原则,优先考虑家庭无稳定收入来源、外出就业困难且配合村级工作的脱贫户、监测户、低收入对象到公益性岗位就业。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居家就业、稳定增收,筑牢防返贫堡垒,助力乡村振兴。
规范管理,压实责任。按照“月考勤、季汇总、年考核”的方式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考核与管理,建立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信息台账,不定期以现场督查、电话抽查的方式督促公益性岗位人员认真履职尽责,如发现长期脱岗、不服从安排等情况发生,村级立即开展谈话。
科学用人,提升效能。坚持将公益性岗位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消防安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相结合,通过发掘公益性岗位人员特长,让公益性岗位人员积极参与到“敲门行动”、巡山护林、产业发展等乡村基层建设和治理中来,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不断壮大基层治理队伍,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强化保障,促进增收。按照上级公益性岗位开发补助资金管理规定,根据使用范围和补贴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岗位补贴,确保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落实到位。
下一步,祁红乡将继续充分发挥“稳就业、托底线”的作用,利用公益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势,服务于群众,激发群众内生致富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乡村振兴添加“新活力”。(陈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