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蒙城县
蒙城:退役返乡当“牛倌” 带领村民做大“牛事业”
来源: 2024-05-30 21:18:45 责编:李晓磊 胡明兵 王逸群

走进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闫集村马建国肉牛养殖厂,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新鲜的草料。旁边的马建国忙个不停:提桶倒料、添加草料、清理粪便……

2014年,马建国退役后,积极投身家乡,这些年来,他当过辅警,做过车辆调试员,还开过葡萄园,2023年,马建国看到养牛产业的好前景,便主动参与进来,凭借军人敢拼敢闯的劲,成了村里会养牛的“牛专家”。

d8d4ab108d2cfe93ccc3e8a6684205a

“这两年政府大力实施肉牛振兴计划,我就想着咱们蒙城县是农业大县,有着这么好的秸秆资源,我觉得这个饲养条件优势很大,然后就开始考察市场,开始从事这个肉牛行业。”马建国说。

有了养牛的想法后,马建国迅速行动起来,购买了50头小牛,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事业,但一开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头牛犊购买成本就要1万块钱,结果养了好几个月,牛犊突然之间生病死掉了,死掉一头牛意味着就是好几头牛的利润都赔进去了。

为了减少损失,早日成为行家里手,马建国多次外出学习,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和技术学习,很快就掌握了肉牛饲养管理、防病治病等专业知识。

在部队马建国是一名优秀的“士兵”,返乡创业后他是一名勤奋的“牛倌”。马建国说:“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我就开始喂第一茬牛,然后就开始打料、喂料,然后喂到十点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下午的料,准备到下午到五六点钟开始喂晚上的料。”

马建国的养牛事业,不但为自己闯出了一条致富路,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今年73岁的村民马庆学就一直在牛厂上班,工资每月2000元。“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很划算!”马庆学说。

在马建国的辛苦付出和精心管理下,牛厂逐渐形成了规模。如今马建国养牛数量已达100头,年产值达120多万元。随着不断增加的小牛和鼓起来的腰包,马建国在养牛的道路上有了更长远的规划。

作为退伍军人,马建国仍保持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他说:“今年我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再补栏100头牛。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相信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陈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