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祁门县祁红乡坚持党建引,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工程来抓,以“党建红”带动“收入旺”,下好组织、产业、人才“三步棋”,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激发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解锁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密码”,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党建领航,下好组织保障“先手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发挥书记“头雁”作用,建立乡党委书记主要抓、领导班子配合抓、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压实责任链条。同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各村资源禀赋、潜在优势、产业现状等进行全面梳理,按照“一村一品”制定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出谋划策、指明方向,并要求每月村支书至少汇报1次项目推进进度。
因地制宜,下好产业带动“制胜棋”。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茶叶、油茶、蜂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写好“产业振兴”大文章。积极探索推动各村村集体同县龙头企业、乡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致富带头人构建“村+企业+农户”合作机制,通过村集体出资金、企业出技术、农户出原料的方式,实现一企(多企)带一村、企农双赢局面;同时过村级资产清点后,充分利用对资金、资产、资源的登记和管理,共清点油茶籽500亩、茶园900亩、林地1000亩,发现因长期无人维护和使用,部分闲置集体资产不仅没有发挥效用,造成了资产浪费。经过集体决策,将村集体所属的闲置资产进行承租流转,把集体资拿来经营,增加收入来源,促进村集体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行稳致远,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跑出“加速度”。
筑巢引凤,下好人才支撑“保障棋”。 坚持把强化人才队伍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之举,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培育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引进在外人才,回引优秀农民工,吸纳懂农业明技术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等。为持续发挥人才支撑引领作用,通过提供专题知识讲座、经验分享等服务,以“家门口”办学的方式,提高干部和群众的能力,激发人才活力,为推动经济发展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发展集体经济人才队伍增添“新活力”。(陈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