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义和社区瞄准居民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从“小切口”出发,在细微处用力,以社区党委为核心,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搭建微网格、微阵地、微议事、微治理、微关爱五类为民服务载体,探索出符合社区实际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新路径,以治理成效提升居民幸福成色。
细化微网格,凝聚治理“微力量”。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在已有的网格基础上,依据辖区楼栋进一步细化网格布局,构建起“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党组织架构。壮大充实网格队伍,吸纳离退休党员、退役军人、“五老”等担任微网格长和微网格员,实行“清单化”管理制度,将政策宣传、隐患排查、信息收集等事项纳入网格员任务清单。今年以来,依托微网格有效解决环境卫生整治、电动车乱停放、空中飞线等民生难题6个,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打造微阵地,形成便民“根据地”。社区党委充分利用党员群众服务阵地,以居民需求为主要导向,全面整合多方力量及资源,按照服务融入阵地、阵地转换为服务的原则,对社区党群服务站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出同心驿站、工会之家、议事协商室等普适性强、服务效益广的项目作为服务居民的微阵地。截至目前,依托社区微阵地开展“金画笔”儿童绘画比赛、假期托班活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20场次,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做好微议事,居民自治添活力。社区党委立足工作实际,以“四事四权”工作法为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议事亭等红色阵地,打造“逢四说事”“网格议事”等平台,通过“有通知、有记录、有归档、有反馈”四步工作法,定期邀请党员群众代表、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服务人员等,就居民身边的难点热点问题协商解决,进一步规范群众诉求表达,畅通群众反馈渠道。今年以来,社区共开展议事活动15场次,收集解决了小区僵尸车整治、排水管道堵塞、电瓶车充电难等问题8个,力争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开展微治理,优化环境惠民生。义和家园是早年回迁小区,老旧化程度高,便民设施少,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和需求摸排,近年来实施了便民停车棚建设、雨污管网改造、破损路面维修、景观河水环境治理、楼道环境整治等便民工程,切实解决了群众居民生活的痛点难点。同时构建“党建+物业”管理模式,推动人居环境长效治理,让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志愿微关爱,营造文明新风尚。社区深化区域共建,打造“党建+志愿服务”模式, 联合共建单位、党员、志愿者、辖区企业、商超等主体,通过资源共享、组织联动,开展暖心家园走访慰问暖民心、关爱帮扶慰民心、多彩活动聚民心的“微关爱”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微关爱”活动30余次,服务社区居民300余人。同时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将关爱的服务对象由特殊群体拓宽到所有有需求的群体,将关爱的服务形式由对困难群众的物质帮扶拓宽到兼顾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打造有温度的社区服务。(张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