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贵(1888—1935),霍山县南乡马家河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反动统治的阶级压迫,艰难困苦的生活折磨,使他胸中燃烧起仇恨的怒火,孕育着革命的根芽。
1930年春,共产党人胡祥仁、蔡世钊等领导了头陀河,黄尾河等农民暴动,蔡荣贵经受革命烈火的锻炼,斗志更加坚强。参加了赤卫大队。这年秋天,国民党调集重兵向我皖西苏区进犯,黄尾河、胡家河地区的赤卫队随同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党组织决定留下一部分同志坚持地下工作,蔡荣贵主动申请,留在马家河担负传送情报、护理伤员的危险任务。
大别山区马家河一带山峦起伏,峰岭重迭,古木参天,白云缭绕。山高岭大,便于游击队以此为依托同敌人展开游击斗争。可敌人为了困死游击队,在马家河建立 起保甲制度,实行“五家联保连坐”,妄图割断人民群众与红军、游击队的联系。考虑到革命斗争的需要和他在群众中的声望,经党组织同意,蔡荣贵成功打入保甲编制中,以甲长公开身份,发动群众,积极为游击队传送情报,送粮送菜,安置伤病员。他坚持长达四五年之久,做了大量的地下革命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艰巨任务。
1935年春,马家河红军便衣队成立,常年穿插于霍山、潜山、英山等地,不断给反动土豪劣绅和驻敌匪军以沉重的打击。在敌人屡次派军进剿,形势万分危险的时刻,红军便衣队和伤病员在群众的掩护下转移到深山密林里,安全隐蔽起来。
敌人见屡屡扑空,恼羞成怒,暴露出豺狼的本性,把周围群众抓来100多人,集中在蔡家二房的稻场上,妄想以屠杀手段从群众口中逼出红军伤病员和便衣队员的隐藏之处。人民群众不为所动,以愤怒的目光怒视国民党反动派。当屠杀要开始时,蔡荣贵挺身而出,厉声喝道:“住手!我是甲长,一切与老百姓无关!”敌人见状就把蔡荣贵带到营房里,先以利诱的手段让蔡荣贵说出便衣队下落,敌人在没有达到目的的情况下,接着对蔡荣贵施以酷刑,历受铁丝棍打,烧红的砖瓦烙身,蔡荣贵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惨死于敌人的屠刀之下,英勇就义。
蔡荣贵同志为保护阶级兄弟和红军战士的安全而献出宝贵的生命,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来源:中共霍山县委党史办《霍山党史百人传》,孙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