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根据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入推行“党建+”模式,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引导广大党员扛牢使命、奋发有为,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建+队伍建设”,让基层组织强起来。建立党委书记“五个一”责任目标制度,并覆盖全乡所有基层党组织的任务、问题、责任“三项清单”,督促乡党委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乡村振兴整体谋划和部署,确保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各项任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深入实施“党员致富能力培养”工程,大力推行“干部上讲台、培训到基层、网络全覆盖”的培训模式,有效提升了党员群众决战脱贫攻坚、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
“党建+产业发展”,让乡民“富”起来。该乡立足茶叶、油茶、蜂蜜等特色产业,以“扩规模、增品种、强品质、创品牌”为目标,推动各村村集体同县龙头企业、通过村集体出资金、企业出技术、农户出原料的方式,实现一企(多企)带一村、企农双赢局面。全乡共建成茶叶专业合作社7家、茶叶家庭农场2家、茶厂19家、茶油初制厂9家,实现各村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万元以上。
“党建+环境整治”,让乡村“美”起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建立乡村干部包保责任机制,采取村村通、微信朋友圈、上门入户、户长会等方式,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在全乡范围内掀起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热潮。同时,强化督导检查工作,由各村书记牵头成立3个村组专班,乡相关部门、联合各村工作队成立督查小组,分村、包区域开展督查,对发现问题实行督办、整改,补齐治理短板。
“党建+文明创建”,让乡风“淳”起来。发动群众、村民代表、网格党小组成员等社会力量,做好群众乡村移风易俗宣传,设立44个农村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44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乡村全覆盖网格。同时,发动乡村党员干部、“五老人员”、志愿者等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模式构建了以1个乡级新时代实践所、3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4支志愿服务队为主体,共1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创建志愿活动,充分调动村民群众积极性,不断加大文明创建活动中的群众参与度。(陈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