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广德市誓节镇的龚国友收到了一幅特殊的画像,画中是他的爷爷龚守德烈士,在接过画像后,老人的泪水瞬间湿了眼眶,哽咽着说:“爷爷,我终于见到您了……”
龚守德出生在广德市誓节镇花鼓村的一个小村庄,年轻时参加红军,任皖南红军独立团大队长,他多次参加地方武装斗争,1930年在一场战斗中光荣牺牲。
小时候的龚国友常常听奶奶提起爷爷当年打仗的光荣事迹,听得他热血沸腾,对爷爷无比地崇拜和敬重,然而他却连爷爷的面都没有见过,甚至连爷爷的一张照片都没有,这也成为他心中最大的遗憾。龚国友回忆道,说到这里,他把头撇向一旁,忙用衣角擦了擦眼中的泪水。
得知龚国友的遗憾后,广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行动,主动对接团市委、安徽师范大学红色青春守护人工作室和TR美术工作室,共同开启了为龚国友的圆梦之旅。
经过前期的摸排和走访,该局掌握了有关龚守德烈士的相关信息。7月4日,志愿者来到烈属龚国友所在的村部纪念馆,龚国友和他的妻子早早就在纪念馆门前等候,在得知志愿者今天就是来为龚守德烈士画像后,两人激动万分。随后,志愿者拿出画板和画笔,和龚国友夫妇俩交谈起来,详细地询问了有关龚守德烈士的相关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比如年龄、样貌特征、经历的事件等等。在交谈中,志愿者的画笔也在画纸上不断画着,画板上逐渐浮出烈士的样貌轮廓。
经过4天的不断修改和打磨,龚守德烈士的画像终于完成了,7月8日,志愿者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龚国友的家中,送烈士画像“回家”。
“像,很像,画得很满意,感谢大家。”这是龚国友接到画像后说的第一句话,他不断地擦拭着眼泪,随后龚国友夫妇视频连线了远在外地服役的儿子和亲友,儿子在见到曾祖父画像后端正地敬了军礼,这个军礼是对曾祖父英烈精神的传承,也代表着自己从军路上许下的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7月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已为14位烈士完成画像,其中全家福3幅,都得到了烈属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