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龙子湖区
我的军旅故事:汲取荒沟精神 书写崭新篇章
来源:陈圆满 张燕 2024-07-19 18:52:30 责编:纵强 喻寒松 王逸群

小时候的我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军人,手握钢枪保卫祖国,彼时年少的我,还不明白军人的含义,只是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绿色的种子。在我18岁那一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热映,让我心中的那颗种子迅速生根发芽,于是,我响应国家号召,满腔热血应征入伍。

2007年12月13号,也是我19岁生日的第二天,我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那一天,在父母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踏上了一路向北的军列,虽然心中有对家乡和亲人的留恋,但更多的却是梦想实现的激动和对前方未知的憧憬。一路上,我都在浮想联翩,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大山沟,后来了解到,这里是连地名都没有,大家都叫它“荒沟”。

寒冷、偏僻、艰苦,这就是我对“荒沟”最初印象,初到山沟有太多太多不适应,不仅没有了电脑和手机,甚至连最基本的舒适生活环境都没有,漫山遍野白茫茫,户外温度低至零下40摄氏度,真的是刺骨钻心的冷,有时候到户外上厕所都成了心理负担,吃的最多的是苞米碴子粥,大雪封路时只能啃咸菜。在荒沟当兵的日子里,我站过岗,种过地,养过猪,喂过鸡,烧过锅炉,前19年没有做过的事情,我在山沟里全体验了一遍,然而等这股新鲜劲儿一过,失落感便油然而生,当梦想的“高大上”与现实落差太大,我无奈过,甚至抱怨过,我的情绪也渐渐变得消极。

为给我加油打气,2008年2月刚过完年,父母来看我。父亲心疼我之余,郑重地告诉我一定要扎根山沟,苦干不苦熬,岗位有作为,父亲朴实的话语,深深铭刻在我的心里,让我对立足山沟有了很大的信心。真正让我坚定信仰信念,扎根山沟,还是因为在单位组织的一次参观中,我学习了“荒沟精神”。

不畏困难,拼搏实干的艰苦奋斗精神,是荒沟官兵的本色。通过参观学习让我深受启发和震撼,也让我对偏僻的荒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环境恶劣、工作艰苦,这的确是我所见到的山沟,可就是在这样的大山沟里,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坚守于此,毫不动摇,不畏艰难,勇于探索,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军事佳话,那一刻,我豁然开朗,环境越恶劣,条件越艰苦,越能激发顽强的革命斗志,这就是宝贵的“荒沟精神”。

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大山沟,他就像一位坚毅、智慧的兄长,指明了我革命的前进之路,从那天起,守护在这大山沟中就已经成了我最崇高的使命,我扎根荒沟,刻苦训练、认认真真地完成单位交给我的每一项任务,将自己完全融入这片土地。

记得2008年那场大雪,简直都要把大山沟给埋了起来,山里的人出不去,山外的人进不来。于是,我和战友们主动承担起清扫积雪的任务。我们几个小伙子,一边大声唱着《团结就是力量》,一边卖力地挥舞着手中的铁锹,好不畅快!任时光掠过,这个场景永远都是我青春里最亮丽的一抹色彩。2010年8月,我因工作表现突出火线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我更加时刻谨记“荒沟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

艰苦却收获颇丰的三年过去了,2011年2月,我被推荐调到沈阳机关单位,在新的环境中开启了新的工作,16年炙热的军旅生涯,我将“荒沟精神”融入血脉、根植于心,成为指引我一生的精神坐标。

如今,即将又到一年退伍季,也是我成为“军外人”的半周年,有很多要说要写的,提起笔尖,满是怀念。怀念当兵前那晚的兴奋与紧张,怀念戎装穿在身的骄傲与自豪,怀念那“八一”军旗的鲜红靓丽,怀念那《义勇军进行曲》的慷慨激昂,怀念那一声声代表不同含义的嘹亮军号,怀念那一句句“稍息,立正,向右转”……是的,我怀念过去努力奋斗的热血青春,但是,更多的是对现在的人生挑战的更大鼓舞和坚定。如今,我已退伍归故里,愿我不负时代召唤,退役不褪色,我定会时刻牢记“荒沟精神”,从中汲取力量,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再创辉煌,书写人生崭新篇章。(陈圆满  张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