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全县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应有的保障,蒙城县民政局通过四个加强确保低收入人口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或必要的帮扶措施。
加强主动发现。以群众自主申报、干部走访发现为基础,充分运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与乡村振兴局、人社局、教育局、卫健委、残联等多个部门开展信息共享、交叉比对,通过主动发现、自动预警等功能监测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人口。通过主动发现,今年为全县664个突发困难家庭落实了临时救助,发放临时救助金56.16万元,及时解决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缓解了家庭负担。
加强认定范围。指导各镇(街道)加大排查,对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规定的家庭,认定为低保边缘人口。同时,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沟通对接,共同做好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人口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衔接工作。截至目前全县低保边缘家庭1695户3148人,支出型困难家庭1153户1877人。
加强动态监测。对重度残疾人、大病患者、受灾人员等易返贫致贫人口开展常态化监测,对发现的风险信息开展摸排核查,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对不符合兜底保障条件的做好登记备案,加强跟踪监测,并按需转介相关部门予以帮扶。2024年已通过监测预警平台自动预警并核实178人,对符合政策条件的群众实施相应的社会救助。
加强帮扶救助。全县已构建起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体系,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网格体系,健全多部门联动的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及时将符合相关救助政策的低收入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对已脱贫且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的低保兜底对象,给予六个月的渐退期,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保障范围;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残、重病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全县共认定低保边缘家庭1695户3148人,新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67户1361人。(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