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开祁门 见奇观”安徽·黄山·祁门城市更新策规一体及建筑设计国际竞赛已落下帷幕,但围绕城市更新升级与祁门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的热度却丝毫未减。
在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背景下,一场竞赛为何后劲巨大?一次“祁”遇何以终生难忘?小城祁门如何实现逆袭?带着疑问,让我们打开“祁”门、一窥奇观。
破旧立新 主动融入“大黄山”建设
作为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祁门县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亟需一场荡涤心灵的思想蜕变和精神洗礼,使“千年古县”祁门焕发出新生的光芒与色彩。
城市更新,应运而生。
今年4月,竞赛正式发布,一经问世立刻引爆全网。“在地创生,县域更新”的理念唤起了众多全球优秀设计团队对擘画祁门城市更新美好未来的热切期许和强烈憧憬。该竞赛不仅是对“大黄山”建设的有力支持,更是祁门未来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实践。期间,数百位顶尖设计师以上百种策规一体的路径,打开了多种“开祁门 见奇观”的可能性,不仅涵盖了业态产品的多元开发,还包括了基础设施的完善、文化传承的创新,给予祁门人民前所未有的思维冲击。
“通过大赛,祁门县希望以群策群力寻求一种‘推动县城品质与活力提升’的实施路径,将母体文化与时尚创意相融合,守正创新,用‘现代、创意、体验、互动’的手法培育核心吸引物,讲好大黄山故事,推动高质量发展。”祁门县人民政府县长江成永表示,祁门县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要求开展城市更新行动,面向全国,会客国际,致力于实现“开祁门,见奇观”的产品供给,从而将美丽颜值与精神内涵耦合于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之中。
近年来,黄山市一直在推动城市更新升级,从乡村到城区,不断完善基础功能设施,市区和乡村肌体方面的美化提升,都在为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蓄能铺垫”。既是城市更新,也是理念升级,而突破了固化思维的祁门,也正在借助这场竞赛的东风主动融入“大黄山”建设,积极探索通往世界、接轨国际的未来之路。
活化赋能,
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祁门县依托“千年古县”个性IP,推出傩舞展示馆、徽州目连戏传承体验馆、安茶体验馆,通过研学沙龙、文化论坛、社会实践等方式,持续加大了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力度。同时,在“徽州有戏·田野乡音”黄山市乡村戏曲节、“一路祁遇 秘境江南”2024祁门“自驾旅游季”推介会等活动中,广大市民和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赞许又进一步夯实与提升了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的观念。
同时,祁门县也在“开祁门,见奇观”这一竞赛主题之下,将丰富的文旅资源视为一扇尚未被打开的“门”,通过策规一体的设计力量,一同打开这扇“门”,挖掘祁门所蕴藏的无限潜力。
保护不是终极目的,利用才能生命长青。祁门县以竞赛为基点,致力实现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整体性拓展,真正让文化资源的厚度转化成文化产业的高度。(祁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