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祁红乡始终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源头治理”的原则,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积极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协调共商、多元共治、用心用情、平安共享”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绘制基层治理“枫景”图。
创新联调新路径,“破题有道”共构“枫景”。积极探寻“协调共商、联排联调”的解纷新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2023年全乡共调解矛盾纠纷74件,调处成功74件,调处成功率达100%;整合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民政、综治、网格、村组等资源力量,构建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动的高效调解机制,全乡组建4个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人民调解员6名,牢牢守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源头防线。2024年以来,联排联调矛盾纠纷75余件,实现了资源整合、高效解纷。
培养人才活细胞,“治理有方”共建“枫景”。积极探索形成当地群众参与普法调解、乡贤联动联调、基层微网格助力的多元解纷模式,不断提升调解员的政治素质、法治素养、专业能力和调解技能,着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民调解员队伍。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商共治的原则,建立“说事+乡贤队伍”平台,吸纳在当地群众中有威信、有影响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人员担任调解员、人民群众“勤务员”、普法教育“宣传员”,利用自身与群众接触广泛的优势,发挥“熟人”作用,引导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百余件,画好矛盾纠纷调解“同心圆”,推动村民自治和乡村治理互融共进。2024年以来,开展调解员培训会议6次,队伍能力素质稳步提升。
夯实普法基本盘,“标本兼治”共享“枫景”。坚持把法律宣传教育贯穿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全过程,促进群众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法治意识,真正实现以法促调、以调促宣,建立线上法律咨询服务机制,把调解室“搬”到指尖、“放”进口袋,群众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反映诉求和意愿。2024年以来,依托网格群、村组微信、网上警民议事群等线上工具,有针对性地推送普法强基法治宣传知识20余次,发放宣传单600余份,乡普法队走村入户100余户,为300余名群众宣讲法律知识,面对面送法上门10余次,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下一步,祁红乡将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引导广大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矛盾和问题,不断推动“智治”赋能,促进基层治理“换挡提速”,实现“1+1>2”的治理效能。(汪苏凤)
